论“以人为本”理念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 张永东

摘 要: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一直以来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本文着重阐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大学图书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理念,是图书馆一切工作和服务的出发点。

关键词: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51-00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大学图书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意味着环境、资源、服务、管理等要素的质量提升;“和谐”包含了馆领导、馆员、读者三方面关系的良性发展。

1.以人为本,改善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1.1大学图书馆是师生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服务环境宜人,既有益读者阅读、查找资料,也有利于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以及绿化都应该依据读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提供有效的设施,不断改善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1.2首先要合理规划馆藏布局,规范工作流程,减少读者借阅过程中的往返环节,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张贴醒目的标识也是方便读者的有效措施,例如可以用不同的标识来区分不同藏书内容的服务方式,标识不同的功能区。

2.以人为本,挖掘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2.1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对服务内容的需求有了较大的改变,具体来讲读者需求的信息类型由传统的纸本向声像、光盘、数字信息等多样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模式由到馆利用发展为远程利用;读者的信息需求单靠一个馆的资源很难满足,使得这种需求日渐社会化;读者由对文献整体的需求向对其内容的需求发展,对信息的需求趋向专深和特殊,更具个人特色;随着信息的数量和种类飞速增长,信息量不再是读者需求的重点,信息的价值含量成为用户需求的焦点等等。

2.2为应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需要科学地发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巩固为读者服务的资源基础。要不断更新馆藏观念,在购置本馆特色书刊的同时,加大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完成电子文献和印刷型书刊的订购互补,使馆藏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方向转变;积极力争实现信息文献资源更大区域的共建共享,使更多的文献资料服务于读者;不断搜集整理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充实虚拟馆藏。

2.3为应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应向多样化发展。对传统馆藏的借阅服务要由等读者变为为文献找读者,做好文献推荐工作,提高文献利用率;加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扩大读者的资料源;有针对性的加强读者咨询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借助数据库技术、数据推送和采掘技术,做好学科导航与推送服务;利用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优化服务手段,使信息提供方式和方法得到改善和更新。

3.以人为本,提升大学图书馆人的形象

馆员是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实施者,我们的优质服务是构建和谐大学图书馆的根本。

3.1作为大学图书馆人,温和的话语、周到的服务是良好修养的体现。要以读者为本,做到百问不厌,主动为读者推荐文献,查找资料,耐心地进行咨询、辅导;良好的修养要求我们做到自律:行为上的自律、语言上的自律、精神上的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自己放在“师”的位置上,不仅仅是文献资料的传递者,更要在语言、行动、精神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4.以人为本,增强大学图书馆读者的主人翁意识

4.1读者是大学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者,读者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是我们的价值体现。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图书馆应该是他们的第二课堂,在这里他们既要享受服务,更要接受教育。既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提高道德修养;和谐、以人为本,不应以牺牲道德标准,不能以放弃学校的教育功能为代价,不应容忍不讲卫生、不尊师长、损坏图书等不文明行为出现;读者要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要由被动接受服务,变为主动参与服务,爱惜文献资料、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同时使工作人员由单向的服务,过渡到给予关爱、获得尊重,双向的快乐体验。

5.以人为本,更新大学图书馆领导的管理理念

5.1以人为本、科学有序的管理是构建和谐大学图书馆的保障。优秀的大学图书馆领导不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也会懂得管理,会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关注工作任务的执行者——每一位职工,也就是要切实调动、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馆领导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就会得到职工的信赖与支持,会使职工主动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地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去。

6.友好协作,实现领导、职工、读者间完美的和谐

馆领导、职工、读者三者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尊重,才能团结协作,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大学图书馆。

6.1馆领导应对职工多一些关怀,多一些激励,多一份信任,多提供一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营造一个团结融洽、积级向上的团队氛围;职工也要对馆领导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多一份配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6.2面对读者,尤其是面对大学生,每一位大学图书馆人要树立师长的风范,多一点师长的包容和善意,体谅他们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用我们的言行去感染、教育读者,用耐心和爱心去化解工作中的冲突与矛盾。

6.3要努力创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意见箱、读者留言等形式使得读者与图书馆人能够及时沟通,认真分析、积极采纳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使馆员与读者关系更为融洽,增进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与信任,从而有效实施深层次的开发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功能。

6.4在部门间、同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协作,遇到困难不推诿,遇到荣誉要谦让,不断努力造就团队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7.结语

创建一个管理民主、公平阅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欣,韩继章.更新教育理念共创和谐氛围——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与阅读环境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3)

[2]胡波.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学理念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