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1000例大学生体质状况及运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 陈晓炜等摘 要:本研究是为了解保定市大学生体质现状及运动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状况;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69-001
大学生活是人生最后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将要为负担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奠定生物学基础[1]。体质健康状况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之外,还受环境、营养、卫生条件、体育锻炼等后天条件的影响[2]。多年来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3],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保定市五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了解保定市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保定市五所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院)1000名在校大学生。
1.2.1研究方法。对五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日常行为习惯、态度及影响体质健康其他相关因素四个方面。
1.2.2体质测试项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量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体育课时间由高校体育教研室进行测试。测试仪器为符合标准的学生体质测试全套测试设备。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及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1.4质量监控。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组织现场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学生匿名填写。
2.结果
2.1体质监测结果及水平。共收集保定市1000名大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其中男341名(34.1%),女659名(65.9%);调查对象测试总分的平均分为63.5分。总体成绩的评定等级,优秀5人(0.5%),良好203人(20.3%),及格534人(53.4%),不及格率258人(25.8%),总合格率为74.2%。
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为98.5%。问卷调查对象中男生116名(23.8%),女生371名(76.2%)。
2.2.1日常行为习惯。调查对象中平均每次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超过1h的仅占25.9%;其中男生中所占比例(51.2%)高于女生(21.8%),P<0.01,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中平均每天看书写作、玩电脑的时间超过1h的占48.4%;其中男生中所占比例(55.3%),高于女生43.5%,P<0.05,有统计学差异。
2.2.2其他相关因素
2.2.2.1体育运动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体育运动的动机,有352人(73.3%)表示其运动目的为保持身体健康,211人(43.9%)表示体育运动可以使其缓解压力,仅有98人(20.4%)认为体育运动是自身的兴趣爱好。
2.2.2.2外界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同学或朋友不去做体育锻炼会影响自己运动的有426人(87.5%)。而仅有74人(15.2%)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满足自己的需要,93人(19.1%)喜欢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表示媒体宣传的体育运动精神会影响自己参加体育运动有216人(44.3%)。
2.2.3调查对象对于体育锻炼态度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认为重要的有435人(90.6%),认为无所谓的有44人(9.2%),仅有3人(0.6%)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
3.讨论
3.1保定市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1000名调查对象的体质测试总分的平均水平为及格(63.5分),不及格率达25.8%,不同性别间及格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上看,保定市大学生体质状况较差,究其原因,这与该地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认识不够,周围环境影响为大学生群体体质差的根本原因。
3.2多方面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长时间伏案工作可导致头、颈、肩、腰、腿部不适,并与伏案时间成高度相关,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4]。调查发现,保定市大学生长时间伏案工作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对象中平均每次伏案工作或电脑操作超过1h的占48.4%,平均每次体育锻炼少于一小时的占74.1%。从调查对象体育锻炼目的的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并不高,仅有20.4%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运动是自身的兴趣爱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为严重,同学或朋友体育锻炼次数的减少会影响自身的占85.2%,仅有14.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满足自己锻炼的需求,调查对象中仅有93人(18.6%)喜欢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
3.3对策与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对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的决策和宏观管理,大力推动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此外学校每年应从办学经费中拿出固定的资金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和改善体育运动设施,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建议:发挥校园媒体(如有线广播、校园网络、宣传展板等)优势,借助共青团委、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的力量[5],采用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体质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积极征集广大学生建议,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广艳,刘艳斌.池州学院学生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7):79-80
[2]杨运涛,安民.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7-50
[3]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爱国.南京市部分机关伏案工作人群伏案时间与不适感的调查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4-6
[5] 申洋,苑文英,等.保定市大学生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