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班级活动 增强班级凝聚力
作者: 张建发摘 要: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级活动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交往和了解,相互合作,又使班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 管理; 自我; 班级管理; 班会课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65-001
一、重视体育节(校运会)
新学期开始没有多久,就是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校运会),这是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好机会。作为班主任,我放手让班干部组织,自己辅以一定的组织和协调。整个体育节期间(3天)的相关活动,高二(7)班的班级工作是这样安排的:
1.体育节总动员
由班主任进行全班总动员,提出班级在体育节期间的目标,即比赛目标(参赛运动员全力投入)和班级风貌目标(在体育节期间展示班级的风采)。
2.班级分工
由班长召开班委会议,设立体育节班级总负责人、赛事准备小组、运动员服务小组、班级宣传小组、后勤服务小组等。
每天比赛结束后由班长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并提出班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激励同学为班级荣誉而继续努力。
高二(7)班是重新分班后组建的一个新的班集体,由于刚组建不久,同学之间还不是很熟悉。通过体育节的各项活动,通过班委的组织和协调,把班级同学纳入各个功能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共同为班级荣誉而努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通过体育节期间的各项活动,同学们在各功能小组的活动中,在班级全体同学的相互鼓励和配合中,每个同学都明确了自己的岗位,深深地融入了高二(7)班这个集体,自发地产生了为集体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魏书生老师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通过体育节的各项活动,各位班委均能有效组织本组同学完成小组事务,使整个班集体在体育节期间有序运转。班委们的精细管理、乐于奉献、吃苦耐劳、为班级荣誉争光的精神感染了全体同学。由此,高二(7)班的班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就为以后班委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班级文艺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高二(7)班组织过两次班级文艺活动,其中一次是迎新年文艺晚会。为了办好迎新年文艺晚会,班委们经过集体商议,决定每个宿舍都必须出三个以上的节目,目的是让宿舍成员相互合作,增强宿舍同学之间的凝聚力。由此,班级以宿舍为单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紧张的排练。特别是需要宿舍全体成员集体参与表演的舞蹈和小品类节目,宿舍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努力为宿舍打造精品节目。
班主任需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备,但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必须为班级文艺活动注入灵魂:即通过文艺活动,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在迎新年文艺晚会的活动过程中,我和班委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就是在晚会的表演结束后,由每个宿舍的舍长向大家讲述自新学期开始以来,发生在宿舍的让宿舍成员感动的人或事。这样,通过一次文艺晚会,既使青春飞扬的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又使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的友情以及班级生活的温馨彰显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
因此,经过精心策划的、有了教育灵魂的班级文艺活动既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又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感化和塑造,班级凝聚力得到升华。当然,一个有书声、有笑声、有歌声的班集体必将更加生动活泼与和谐。
三、对学校或年级开设一堂公开班会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早已为大家公认。班主任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体。在学习“八荣八耻”的活动中,高二(7)班对全市中小学开设了一堂“知荣明耻”的公开班会课。
本次班会的设计,我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线,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主体发展地位的需要,着眼于学生自觉意识的唤醒,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奠基,让学生在班会上唱主角、挑大梁。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超越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
为了上好这节班会课,高二(7)班的同学们克服困难,从筹备策划到活动演练,全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操作。作为班主任,我没有去干涉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比如他们查阅资料要使用办公室的电脑)。大家在组织此次班会的过程中团结互助,相互激励,班级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结语
有些老师担心,班级活动多了会不会冲击班级同学的学习?学生会不会因此而不好控制?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与课堂教学相比,班级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多样,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更加活泼,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手段。班集体是在班级成员的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也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班级活动得以实现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及其有效运转也是在班级活动中得以健全和完善的。班级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我认为班集体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办好班级活动,对增强班级凝聚力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要把班集体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让小集体的价值升华在大集体中体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和发掘更深层次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