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政治课堂 改进教学点滴谈
作者: 李文甫摘 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最终都要围绕学习的主体——学生,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勤思善问,乐学好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政治课堂; 激趣; 激活;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73-001
如果我们把政治课教学比作一场舞台表演的话,那么课堂就像是舞台,教案就是台词,教法就如同表演艺术,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只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教法,那么效果肯定不佳,而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归根结底,关键一点就是一个“活”字,也就是把课讲活,把课堂的气氛搞活,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激趣,激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要恰切、生动,以达“先声夺人”之效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应有“先声夺人”之功效。如果教师的导入平铺直叙,毫无特点和艺术价值,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冷漠的接受,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容易带来疲倦。”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一堂课的起点,不容小视。为此,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有时以歌曲导入,有时以讲故事导入,有时以介绍国内外的时政要闻方法导入,有时以诗词、名言导入,不拘一格,时常变换,尽量“课课有新意”,“节节感新鲜”,效果很好,以强烈新颖的刺激将其求知欲鼓动起来,积极的情感和思维调动起来,从而为激活课堂奠定基础。
二、讲评要精炼、生动、诙谐幽默,调动学生思维
政治新授课,很多时候讲评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教师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具体性、直观性、逻辑性。其语言是否准确、精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教师讲评中应巧妙设疑,故布疑阵,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充分开发学生思维,使其开动脑筋,独立获取知识。
其次,讲评“抓大放小”以诱为主,使用点拨、疏导的方法。 “小”即学生通过读书,可以自己认识理解的不必讲或略讲,真正需要讲的教材的要点、重点、难点和来自学生的疑点则为“大”,把这四点讲清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讲评必须做到吃透教材,把重点、要点讲清楚,疑难问题摸准确。及时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拨动心灵琴弦,引导学生探索未知,追求新知,提高智力和能力。对于与教材相关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认识方面的问题应注重疏导之法,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势利导,最后注意讲评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再次,讲评中合适的时候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和事 例,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使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使学生从笑声中受到智慧的启迪,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必然受到快乐教育的效果。法国演讲家雷曼有句名言,“用幽默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面对内容相对枯燥的政治课来讲,幽默是政治课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艺术。幽默,在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活跃课堂气氛、深化知识理解、和谐师生关系、发展能力、优化学生个性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使用创造幽默,便会使整个教学过程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别有韵味。当然,幽默应注意分寸,若脱离内容一味调笑逗乐,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效果。
三、以款款深情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1.首先教师应以真情打动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信息的接受需要有良好的情绪体验,课堂教学的成功,不仅依赖教师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合理的能力结构,还取决于是否运用于自身感染力。课堂上的学生虽有接受能力,但不一定乐于接受,关键在于这些信息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自身的情绪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上情感色彩,才能使课堂教学在轻松融洽温馨的氛围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此教师一旦登上讲台,就应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全神贯注面对每一个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神态变化,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鼓励他,在课堂上应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把对学生的爱渗透到细节上,使学生在被关心、被爱护、被器重、被理解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2.创设客观情境,掀起感情波澜,实施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创造良好情境,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情境,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从两个静止状态进入到一个情感涌动的状态,在此师生都进入“积极思维的王国”,二者共享教育阳光,使课堂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
四、注重时事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一些时政新闻话题就滔滔不绝,可一上课,则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了以时事新闻来提高兴趣,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教师应抓住这种心理与契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在讲课的同时,结合时事形势,必定有利于强化学习政治课的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既可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最终都要围绕学习的主体——学生,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勤思善问,乐学好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