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作者: 郑瑶红

摘 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基本凭兴趣。因此,兴趣的培养在低年级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03-001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发现童趣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是童话故事和描写儿童生活的故事。孩子们需要故事。过去,幼小的他们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入神倾听那些美丽的童话;如今,慢慢长大的孩子学着自己去读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徐徐而来的清风,让孩子们的心弦为之颤动,智慧与道理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慢慢融化在他们心里。这些课文内容所描写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节都具有儿童化。

二、趣味导入

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导入要有趣味性,例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游戏活动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新课等。我在上第二册《乌鸦喝水》时,是用实验演示导入的:上课时,我先出示自制的教具“乌鸦”与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依照课文内容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突然,它看见了一个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连忙跑过去想喝水,但瓶口太小了,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后来乌鸦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乐中求知

1.在课堂中穿插生动活泼的游戏演示活动,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能使学生学得更有趣

例如,教“一把”、“一口”、“一只”这样的数量词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运用,我编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是上面数量词的朋友,再把它们搭配在一起。这样,学生兴致浓,学得快,也记得牢。另外,有些课文内容难于理解,就可以通过此方法轻松解决。

2.导演童真味的课文剧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表演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教《狼和小羊》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把编好的课文剧让学生表演。我让两位学生进行表演。这两位学生模拟狼和羊的语言、行为、神态,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看得非常有趣。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从狼的故意找碴儿和小羊据理申辩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看到了狼的狡猾、凶恶和小羊的善良、老实,从而也领悟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理是不行的道理。

3.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顺口溜、儿歌、口诀,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我教汉语拼音时,考虑到硬要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发音方法和一些规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的,我就利用有趣的顺口溜或儿歌让学生诵读熟记。如:“脑袋圆,小辫翘,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等。为了让学生记住“ü”上面两点的省写规则,我利用口诀“jqx,真淘气,从不和ü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鱼眼就抹去”来帮助学生记忆。

4.巧妙发挥头饰的作用

在新课教学中,借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头饰进行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北风和小鱼》一课导入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条可爱的小鱼来做客。它将给我们讲一个关于他和北风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你们瞧,这是谁游来了?(教师戴上小鱼头饰,表演)小鱼游来游去,多可爱呀!喜欢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这个好听的故事:(出示课文图片)谁先学会了课文,老师就把小鱼送给谁戴。”这里,头饰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首先,低年级教师要经常保持童真,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要儿童化,描述事件时要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学生才喜欢听,才容易懂。

其次,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言语——手势,这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外,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知识。如我教“一把”这个数量词时,考虑到直接告诉学生“一把”是数量词,学生很难理解。我就根据课文中的“一把伞”,先让学生回忆平时我们是怎样拿打开的雨伞的。接着,我做出手拿打开的雨伞的手势,并且告诉学生凡有柄的东西都可以用“把”。最后让学生说说“一把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另外,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要恰当。一些有关革命人物事迹的课文,学生对他们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充其量就是知道这个人物的名字,但对于详细情况并不知晓,难以进入课文情境。这样,就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地学,轻松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我采用的方法是,从网上下载这首歌曲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边听歌曲、边看视频的同时,能走进当时那个情境,去感受王二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巧妙地将敌人引进了我们的埋伏圈,宁可牺牲自己,也让敌人被一举歼灭的事件。学生在看完这一视频过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进入情境来理解课文。学生对这些为革命而牺牲的勇士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像这样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课文,在我们低年级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正确地使用就会激起学习兴趣,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种种愉悦的激励性手段进行愉快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把学习视为享受的乐事,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