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冷”思考

作者: 蒋梅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练习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恰到好处的练习可以巩固知识,学习反馈,提高学生训练技巧,特别对提高智力和思维能力尤为关键。但练习的设计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有目的性、趣味性、针对性。只有优化练习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才会事半功倍地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练习设计; 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04-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堂练习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所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优化数学练习设计。

一、练习的层次美

数学练习首先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练习题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服务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抓住双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学而时习之”是中国古典式的学习方式。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及时的练习和反馈,数学教学更是如此。

从层次上,新授课练习设计可分梯度:

和例题相仿的练习题(试一试)

稍微有点变化的习题(变式题)

略微有点加深的习题(深度题)

思考略有难度的习题(拓展题)

以《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为例,练习设计如下:

1.说说看

1.1说出20以内的质数:说出20以内的合数:谁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2.认真辨析

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

13的所有约数都是质数 ( )

3.慎重选择

3.1自然数中,唯一的偶质数是( )

A、 1 B、2 C、 3 D、4

3.2下列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

A、 8 B、9 C、 5 D、51

3.3在下列自然数中,是奇数的有( ),是偶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

A、1 B、2 C、9 D、50 E、53 F、100

4.闯关谁最棒:(动脑筋出教室)

全班每个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让学号特殊的学生先走出教室(学号是1),还有那个学号比较特殊(2是偶质数),接着,2号学生也走出教室。之后教师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走出教室,学号是合数的同学随之走出教室,当每个学生走出教室时都要报出自己的学号,便于其他同学来判断对错。

四个层次的练习,都为巩固内化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而设计,而“闯关游戏”的设计,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于无痕处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及时反馈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谓一举多得,灵活巧妙。

二、练习的趣味美

生动有趣的数学练习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他们学习中的催化剂和兴奋剂,使数学课散发出一种愉悦的气息。

同样内容的数学练习题,由于它呈现的方式不够优化,格式呆板,会让学生恹恹欲睡,望而生厌。相反,练习题以一种耳目一新的形式呈现出来,给练习取一个激励振奋的名字,会提高训练的目的性,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一首古诗内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领悟古诗的同时,要数学地思考。所以,数学练习题的设计既要不失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又要把握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趣味性、启心智的练习题,让学生带着好奇欣赏的眼光探讨数学的奥秘,在求知中得趣,在趣中获知,调动和激发多元智能的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数学课堂成为有血有肉、充满个性和灵气的课堂。

三、练习的逻辑美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考和实践是头等大事”。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唯有挖掘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数学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地思考,整理和再现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新颖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独立探索未知的思维能力。

学习可分两类,一类是在“书中学”,一类是在“做中学”,通过学生做“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跳出“数学的围墙”学习数学,饶有兴趣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味“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不能画地为牢,也可以糅入其它学科,可以借用语文的练习模式设计,活学活用。

对学生来说,数学课上造句实在很稀奇,但看似造句,实则是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有机的糅合,数学教学不为“数学”所“累”,用语文知识来诠释一种数学关系,这一独创让学生既新奇又兴奋,大脑处在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儿没有谁主导、谁看客,每个人都在判断推理。不拘一格,一个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油然而生,每个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一种逻辑的语言美和数学美。

在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如果每位一线教师都熟悉教材,能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导演对剧本的处理”,对练习设计做出合理的“科学和艺术性”处理,这种练习无疑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让数学课既不失原汁原味,又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数学的”思考,使得人人学会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中有不同的发展”,就不会是一句泛泛的口号;假如人人都能打造这样的课堂教学,站在这样的角度进行练习设计,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