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体育课上良好意识倾向的培养

作者: 彭建德 莫萍

摘 要:体育教师在课上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多方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引导学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使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关键词:意识; 文明; 健康; 安全; 进取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58-001

笔者在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十多年,深感在室外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里,由于活动范围比较广,内容也很丰富,再加上学生活泼好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脱口而出一些不文明,甚至是一些粗俗、粗鲁的话语,表露出一些不良的意识倾向。因此在体育课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良好的意识倾向(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安全意识;进取意识的培养等)非常有利,也很有必要。

一、文明意识的培养

1.严格课堂常规,要求学生的行为举止文明规范。体育课,应该说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课,课前学生都能到操场。但在老师还未到的情况下,他们宁可在操场上打闹,也不排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课前整队上下工夫,每次上课前我就提前一两分钟到操场,上课铃一响,我就迅速地要求学生整队。久而久之,学生一上课就自觉整队了。这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很有帮助。而在课的准备部分,不管上什么内容,每次我都要求学生沿田径场慢跑1-2圈,要求很简单,就是队伍整齐、两两相对、保持安静,一旦不整齐,或者有人讲话、打闹,就要重新跑。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很自觉。而如果有学生不整齐、讲话,其他同学就会批评他,会要求他们排好队、不要讲话,否则全班要重跑的,那不守纪律的学生也会自觉起来。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很有帮助,又增加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对班级建设也很有帮助。

2.使用文明用语,规范学生的语言。首先老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生动鲜明,尤其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必须清晰、准确、形象,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好多学生都来自乡村,所以随口而出一些粗俗的乡村俚语,这与文明的校园环境格格不入,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很有责任培养学生语言文明的意识。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集体行为习惯对自身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起到约束、促进、巩固和发展作用。相反,不良行为习惯会给体育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体育课上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训练。第一,严格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严格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严密组织。严密课的组织对学生具有一定教育意义。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迅速、整齐、守纪、集体协同动作的习惯。第三,严肃班风。体育教学需要一个好的班风,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来对每个成员进行帮助教育。同时也要利用良好的集体舆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启发和教育学生要敢于同各种不良倾向和行为作斗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三、健康意识的培养

21世纪的健康新理念,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现代健康观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促进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手段已是毋庸置疑的定论。而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体育运动更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形态、机能;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学生平时一些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体育课上进行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站姿、走姿、跑姿及正确的动作要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很有益处。可见体育运动能促进躯体健康。

2.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美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念,美育和体育是天然结合体。体育教育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美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和身心健康。职高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活跃,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世界观尚未形成。因此,如果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响、激励他们,特别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他们的道德情操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他们的心理也会更健康。

3.社会适应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在体育教育中,经常会进行一些游戏、比赛等集体性项目,这其中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多,学生就能较容易的适应学校生活,而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加集体活动,对学生以后踏入社会也很有好处。

四、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竞赛、体育训练中的伤害事故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也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在体育课上要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课上引起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准备活动不充分;课堂组织不到位;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等等。因此,体育教学中,为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要求做到准备活动充分;衣着符合要求;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同时老师也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因地制宜地备好课,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场地器材,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一堂课,真正地灌输给学生。

五、进取意识的培养

进取意识是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具备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

比如,在进行一些技术技能教育时,老师给于优美的示范,或可以让掌握得好的学生做示范,无形中激发了其他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经常安排一些游戏、比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如身体肥胖的、个子矮小的身体虚弱的学生,可以抓住他们的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锻炼方法,就能起到积极作用,也可增强他们的进取心。

当然,在体育课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意识培养。

总之,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