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
作者: 田玉海摘 要: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和科学发展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所以单纯地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为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把握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物理教学;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09-001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教师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升学压力,迫于这个压力,很多教师采取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强迫学生去记住所学的知识,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这不仅违背了“学以致用”的古训,也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其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没有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起到阻碍作用,反而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由于高中课程的深入化,其很多课程的知识都比较抽象,高中物理更是如此,然而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课程学习以外的素质,如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作为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要去做的。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让抽象的知识生动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讲授和接受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实际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并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摩擦和静电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述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脱干燥的毛衣的时候有电光出现是因为肢体与干燥的毛衣摩擦产生了静电释放等等。又如我们在讲解大气压的时候可以举静脉注射的生活现象来解释大气压力的存在;在讲解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联想坐电梯的感受,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来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加强学生对于这段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发掘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印证,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在考试当中的建模能力。
二、科学设计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在高中物理的课程教学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教师往往对于物理实验课的安排比较忽视,取而代之的是讲实验,练实验。这种安排我作为物理教师是不太认同的,有道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实验课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这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例如我们在讲解天体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这些物理现象要通过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到印证,但是作为高中的学生,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如此长的时间来印证这一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表现,并且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实验对于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至关重要了。又如我们在讲解发电机和高压变电的时候,由于这些都是专业设备或者是非常危险的所备,所以这些都是绝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所接触不到的,而这方面的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所以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收效往往甚微,这个时候实验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接触不到的在实验室这个相对理想和安全的环境下都能接触到,这样就能让学生们摆脱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直观的理解和动手操作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以教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为满足,我们更应该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来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素质,例如科学的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对于遇到的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然而每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我们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合作,共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要,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地进步,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一味墨守陈规终将被淘汰。这也就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我,但是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断地学习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去教会学生的。
三、采取媒体教学手段,让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物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抽象思维比较薄弱的学生尤其是高一的新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课堂多媒体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首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物理教学内容以声画结合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高中物理中“参照物与运动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如果仅用语言描述,难免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而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果能够播放一段地面上看到的火车运动的视频再与火车行驶中周围树木向后运动的视频相比较,就能让学生进入到这个“相对运动”的教学情境中,深入地理解本节知识。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突破实验室的局限。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从物理学科的历史发展来看,实验是推动物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样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实验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检验,但有些理论是无法通实验来进行操作的。比如“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内容,学生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造成的日食现象较难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模拟太阳、月球、地球的运动,就可以超越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在地球上看到日食产生的原因。所以说,多媒体有物理实验所无法替代的模拟性,能使抽象变得直观。
在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来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