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数学分析的方法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
作者: 王建华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构建地理模型,阐释地理原理及规律,更能显示地理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计量性。因此诞生了用数学方法研究地理问题的边缘学科叫计量地理学。
关键词:数学分析; 人文地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45-001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习有用的地理,善于观察、发现、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目标。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中,特别是文综卷地理的11个选择题中,我发现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考题频繁出现。说明其越来越被命题组专家们看好。此方法在自然地理中应用很广,在人文地理特别是在区位、交通、人口、环境等重要专题也有很多应用。在高三总复习将“知识考点化,考点题型化,题型模式化”的教学实践中,我把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作了总结,大体上归纳了以下类型:
一、极值法
数学中有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叫极值法,这种方法也可在人文地理中应用。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交通、商贸等)总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例1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一第8-9题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具有关。某原料的原料供应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 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1.如果工厂选址O点最合适,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M2,
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A.N B.P C.Q D.R
【分析】:总运费(s)=运距*运量*运费/吨公里
=OM1(a)+OM2(b)+ON(c)三段路程运费之和。
要使总运费最少,就得使三段路程运费之和最小 。
因此,要使总运费最少,就得使三段路程运费都相等。
根据题意:工厂选址O点最合适,说明总运费最少。运距OM1=OM2=ON,而且运费/吨公里都相同,所以,三段的运量必须相同。即运量OM1=OM2=ON,也就是原料的运输量和产品的运输量相等。因此,原料供应指数=1。第一题选D。
这样,利用不等式最小值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第一题。
分析第二题:同样根据总运费(s)=运距*运量*运费/吨公里,使总运费最少就得使三段路程运费都相等,吨公里运费相同,因此,运量与运距成反比。得出运量大、运距短的结论。最好区位应接近P点。第二题选B。
二、图像分析法
利用统计数据建立起数学图像或模型(Ecxel的相关功能很强大),然后通过图像或模型分析,找出地理特征或规律的方法,叫图像分析法。如三角坐标图、人口金字塔图、各类统计图(线状、柱状、扇形、雷达图、直角坐标象限图)及其复合图。
学习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1.3人口迁移》一节时,我常选用这道题做例题。
例2.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B.B,D C.C,D D.A,D
【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应该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的和成正相关。
分析图中数据得到下表,
那么,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D,故此题选D选项。
三、数据处理法
利用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通过对其二次处理得到新的图像或有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3.(2004年文综,湘版全国卷7-9题)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
(1)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
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同 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有优势
C.铁路短途客运量周转量与公路相同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
(2)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
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 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
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
根据公式和表中的六项数据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第(1)题2002年我国铁路的平均运距为:4969/10.56≈470.55千米,公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为:7806/111.63≈69.93显然,二者相差较大A,D错。同时,说明公路在短途运输方面有优势,B正确。而C没有相应的数据指标。
第(2)题同样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B正确。
四、综合评价——打分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因素影响,各有利弊的多方案选择的问题。如交通线路、城市总体布局最优方案的确定可用打分法。打分最高的为最优方案。这里就不再举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45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