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教师作用

作者: 王娜

摘 要:新课程的体会是教师的理念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要改变:教师是导演,是设计者,是合作者,是学习者。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转变; 导演; 设计者; 合作者; 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74-001

20年的从教经历,我经历了几次教学改革。每次改革我的感觉都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然而,这次改革我的感觉是:来势凶猛,涉及范围广泛—— 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必须进行新课改的培训,要求掌握它的精神,领会它的理念。当然,我也不例外。对新课标进行了系统地学习:探究了新课标的理念,并观看了一些示范课。于是,有了下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的理念要转变

教师是新课标的实施者。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它要求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新课程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新课程还要求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教师的角色要改变

新课标倡导一种课程共建文化,势必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角色。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为专家型的教育教学研究者、设计者。

1.教师的角色是导演

我称教师的角色为导演一点都不为过。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充分剖析、利用教材。其次要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第三要把学生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使他们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有效地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观察、体验、交流、合作、探究、创造等等,使大家的共同劳动融为一体,最终达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

首先,对教材的设计。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同伴互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的内容、编排程序进行有效设计。

其次,教学任务的设计。新课程既重视共同基础,又适应个性需求。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设计任务时,还要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同时应注意学习的递进性和梯度性,留给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的空间。

再次,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过程包括复习、导入、新授课、巩固练习和作业五个环节。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质疑,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更多地考虑学生,怎样组织学生,效果才能最佳。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面对问题,教师和学生 应怎样探讨、平等对话。教师应从“独角戏”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

以课堂导入为例,第一,要遵循课堂导入的原则:趣闻性,针对性,材料的新颖性。课堂的导入具有趣味性,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课堂的导入如果没有针对性,那么课堂一开始就是失败。新时代的高中生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新颖的信息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好。第二,要注意课堂导入的方法。课堂导入的方法多样,具有艺术性。不同的老师课堂导入的方法不一样。即使同一位老师对于不同的课,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最后还要注意课堂导入的时间,一般来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如果过长就会喧宾夺主,使课堂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如果过短会试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教学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

21世纪要求人必须具有合作意识,所以作为教师更不能例外。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事业,而教师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合作性的职业。新课程对知识掌握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发展性更需要教师通过跨年级跨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问题。教师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面对新课程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成长,就要打破个人的世界,力戒“文人相轻”,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同学科教师间、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反思,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4.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要求。第二,教师知识结构的老化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提出的新的挑战,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三,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段的特点,他们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多机会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教师要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知,甚至不如学生。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甚至主动地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才能更简捷获得更多的知识。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要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当好导演、设计者、合作者、学习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教师始终是处于协作者地位,三尺讲台,已不再是老师个人表演的舞台,那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台;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后的领奖台;是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勉励台;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指挥台。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