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 金燕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同之处以及就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提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学习方法; 课堂效率; 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30-001

相比较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会感觉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和枯燥。一部分学生从而会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为后面放弃数学埋下伏笔。为了学生进入高中后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以下谈几点学习高中数学的建议和方法。

一、首先要区分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不同点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而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上下工夫,要多思考,多研究。其次由于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是凭借这样的方法取得了数学的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仍然沿用这样的方法。经过一阶段后数学上的弱势就会显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

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认为多做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好办法,而且很多老师也是采取题海战术,每天让学生反复练习很多题目而忽略了课堂的教育。进入高中很多学生仍然沿用初中的方法,课间做,课堂也做,不去抓住课堂。高中数学主要在于理解,你要理解知识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而这些主要还是在课堂上所获得。所以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尽快融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听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其次就是做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做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三、课后做好必要的归纳整理

数学学习中的归纳整理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知识点(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按顺序汇总,找出相互关系,加强记忆;二是将解题技巧一一记载并且能熟练掌握;三是将综合性例题记录在案;四是将自己解错的题型汇编并找出原因。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4-1/3,有时超过1/3,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