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 董颖摘 要:学生的自主性一定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评价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教育; 教学; 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89-0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中小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从整体性改革的角度看,除了教材、教法的改革外,还必然涉及到学习评价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日常评价改革的尝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学习过程,融评价于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常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这样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里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有困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做好“期待式评价”。如:“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可以说:“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你肯定能行!”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
2.单一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教师是绝对评价者、家长一般是观望者的评价状况。因此,在对学生学习评价时我们注重采用了以被评价对象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评价过程,这样就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日常评价中有“看看我自己”、“我的一周表现”等形式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了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积极性,增加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
二、作业评价改革的尝试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作业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业不是一种单一的、枯燥的文本,而是一种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固然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应融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1.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作业评价将由对单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整体关注。新课程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2.短语评价,发挥激励、改进的教育功能
在作业批改中短语评价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旨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短评可以补充学生作业评价等级的不足,它是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作用短语针对性要强,语言简明扼要,健康具体,要避免一般化、模式化。
对表现进步的作业,可以采用夸奖或短语。如:“思维敏捷”“解法妙”“字迹工整”“进步快”等简短的激励语,肯定学生成绩,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继续奋发向上。
对于表现一般的作业,可以采用诱导式短语,如:“你最近进步不大”“继续努力”“再细心些”等惋惜语,这样可以调整其心理差距,激励其不断进步。
对于表现较差的作业,则采用督促式短语,如:“多动动脑筋”“再检查一下好吗?”“相信你能赶上大家”等和暖的语气,并及时抓住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可起到提醒、鼓励的作用。
无论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的是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评价改革初步成效
1.教师的观念转变了
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好课”有了新认识。“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达到认知目标”的课也不是好课。好课应是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以积极的评价影响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念也得到了发展,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合理、公正地对待学生,评价时尽量做到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
2.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评价学习活动的主体。由于平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大大增强了。如:上完课,同学会自觉地问问自己,我这堂课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做完作业,会问自己,我今天的字写得认真吗?做得仔细吗?等等。这样的评价过程促进了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正是经常地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随着提高了。
通过评价改革的不断完善,相信学生的自主性一定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评价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