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幼儿数概念游戏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 张艳丽

摘 要:幼儿数学教育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数概念的发展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确定为:“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依据这一理念,对4-5岁幼儿进行数概念游戏化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如何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概念。

关键词:4-5岁幼儿; 数概念游戏化;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08-002

一、问题的提出

概念的形成是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其中数概念的发生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标志。有研究表明,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3周岁儿童表现的最低水平,4周岁表现的最高水平,而4-5岁则是幼儿数概念掌握的关键期。[1]然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和家长在培养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都只注重结果,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显“小学化”。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喜欢数学活动,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关于数概念游戏化的研究状况

儿童数概念是指儿童对数的知识、概念以及技能的理解、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数、集合比较、简单的加减运算等(周欣,2004)。[3]当前关于数概念的形成,存在两个观点不同的理论派别:一派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自然成熟派,一派是以格尔曼为代表的后天学习派。也就是周欣所总结的“先有原则”和“后有原则”。[5]还有人提出了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概念,认为幼儿数概念游戏化,即幼儿园数学教育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它具有两层含义: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幼儿在各类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经过初试的筛选从芜湖市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两个中班,其中这两个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程度、家庭情况基本相当。以甲班(30名幼儿)为实验班,乙班(30名幼儿)为对照班。

2.实验设计

2.1实验内容

2.1.1 10以内数的数数

2.1.2 10以内数的认识

2.1.3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1.4超10数的加减

2.1.5方法。对实验班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数概念。可以采用课堂游戏化教学实验和个别测验相结合的方法。

如:在认识10以内的序数时,运用“小小送奶员”的情节,即将牛奶送到小动物居住的相应的房间里(如第一层的第三间或第四层的第二间等等),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轻松的获得序数的概念,更在感情上得到了满足。

2..2步骤。甲班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乙班采用常规教学。

甲班: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2.3教学前,在数数、认数和数的加减运算三个方面对儿童进行个别测查。测查的每一项目将以统一标准评定分数。

(1)对甲班进行实验教学,即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习数概念。

(2)教学后立即进行测查。

(3)学习一个月后进行延缓测查。

四、结果分析

1.教学前后测查成绩的比较:(表一)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在实验教学后各项测查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从总平均分来看,甲班提高了20.6分(46.3-25.7),而同实验甲班相对应的对比班,经一个月的普通教学,成绩虽也有提高,从24.8分上升到26.7分,提高了1.5分,但不如实验班。

所以从测查项目来看,实验班在认数及数分解上提高都比较大,甲班的认数成绩从7.2分上升到13.6分,提高了6.4分,而对比班从7.7分上升到8.1分,仅上升0.4分。

我们从图一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教学前的测查这两个班差异不大,但经一个月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甲班的成绩均超过对比班的成绩。

2.延缓测查的成绩

从图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甲班及时测查的成绩和延缓一个月测查的成绩几乎没有差异,这可以说明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当时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这说明运用游戏化的方法有利于幼儿数概念的掌握和保持,使幼儿更容易地学会数概念,更好地学习数学。

五、讨论

1.本研究结果表明,提供主动学习的游戏环境是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特定的环境可使幼儿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和情感。4-5岁幼儿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让幼儿当活动的主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丰富的物质环境,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

2.本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形式的游戏是吸引幼儿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兴趣是学习的前提,而游戏又是幼儿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是学习的最好方式

福利贝尔说“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现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方式”,但是如果游戏形式单调,重复某种游戏,会使幼儿感到无味。相反,让幼儿在各种游戏中个别玩、结伴玩、小组玩等,幼儿学习数学就变得轻松愉快,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所有的游戏都能起到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吗?

3.本研究结果说明,提供适合幼儿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材料,是让幼儿产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必要条件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只有从动作开始,才能把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注意力的不随意性,使他们受到兴趣的支配。陈鹤琴曾提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在数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让幼儿亲自感知、探索,只有充分给幼儿动手练习的机会,才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兴趣。

4.数学的学习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教师单纯的主导作用

在游戏中儿体味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体验,身心和谐发展,它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发展创造力、想象力、专注力的源泉,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与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让生与生、师与幼的互动得到了密切和加强,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数综合能力的提高打造了一个崭新而强有力的平台。

六、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减轻幼儿学习的心理压力,引起学习的兴趣。(2)数概念游戏化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数学的学习。(3)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游戏材料,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幼儿数概念的掌握。(4)4-5幼儿在学习数概念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5)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概念不仅有利于幼儿数概念的掌握,还有利于数知识的保持。

参考文献:

[1]吴小燕.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项目介绍”〔J〕.学前教育,2002,(4).35-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周欣.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载《学前教育研究》,2003,(1).46-48

[4]黄瑾.家庭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载《幼儿教育》,2006年第11期,24-26

[5]周仁来,张环,林崇德.儿童“零”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1):29-3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08,109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