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薛灵芳

摘 要:当前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中诚信缺失,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要积极采取对策,在教育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诚信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诚信教育;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30-001

1.高职学生的诚信状况

在当前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中存在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和行为(五年一贯制高职以下简称为高职):

1.1上课不专心,课后抄袭作业应付;考试采用种种作弊手段如抄袭邻桌、夹带字条、手机短信传答案等。

1.2涂改成绩单,以虚假的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成绩单上签名,欺骗老师。

1.3以学校为由说假话,骗取家长钱物,用于上网吧、吃零食;编造家庭事故或诈病,骗取老师准假,逃学玩乐;编造各种理由,逃避上体育课或广播操。

1.4违反纪律,不敢面对现实,隐瞒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班内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或学校调查时,推托不知道或略去重要情节。

1.5迟到、早退编假名字、假班级,蒙混过关。

1.6捡到钱物,不主动上交或找寻失主,占为己有……

2.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针对高职学生出现的诚信缺失,我们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高职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2.1历史的原因。历史上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吃亏”等世俗观念的影响,导致高职学生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匮乏。

2.2社会不良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商场上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尔虞我诈、欠债不还,官场上的假政绩、虚数字,无时不在影响着年轻的学生。

2.3家庭不规范教育产生的影响:有的父母、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的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均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记。

2.4文化市场上“污染物”的侵蚀:影视剧中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畅通无阻的盗版音像书籍,随时随地误导着我们的学生。

2.5学生个人的错误认识:“做老实人吃亏”,你作弊,我不作弊,成绩不如别人,岂不吃亏?“投机取巧与虚荣心理”,抄袭、作弊并不是百分之百会被老师发现的,能混出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对父母老师都好交代;“从众心理”,抄的人多了,老师也没好办法深究,法不责众;“明哲保身”思想,不讲原则,不实事求是,怕得罪人等。

2.6教育内部原因的影响。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是以灌输、说教为主,忽视了情感教育。同时,在德育工作的操作上也存在大量的形式主义、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搞些空对空的活动,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3.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

从上述原因分析中可知,学生诚信的缺失,产生的原因远远在学校和教师教育之外,因此,学生诚信的恢复,也不是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教育就能完全奏效的。然而,教育的首要责任,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当然也包括了为人的诚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和接受:诚信,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让他们明白,这一良好品性的形成,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并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对诚信教育的思考:措施和方法——大力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应贯穿在全体师生参与的每一个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

3.1从教书育人中探寻诚信教育规律

3.1.1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育人先育德,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教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

教师必须是诚信的表率。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行育人,以德化人,不能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抨击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走下讲台却对各种不正之风熟视无睹甚至迎合追捧。

3.1.2发挥学科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加强诚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捕捉机会,遇上可用作为范例的诚信人物、事件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以丰富诚信教育的内涵,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

如在计算机的网页制作课上,在讲完新课内容后,我为每位学生分发网页制作的素材和要求,要求学生按要求制作网页。之后我就在机房里巡视和辅导学生。当我走到A和B同学附近时(A和B在同一排,中间间隔1人),就听到他们在小声交谈:

A:我做好了,你做好了没啊?

B:还没有,做不出来,你帮我弄一下吧!

A:那我直接通过网上邻居给你共享一下,你直接复制下来就行了。

B:好啊…… A同学能通过“网上邻居”进行文件共享,应该对其灵活运用进行肯定。他操作熟练,技能较好。但是,两位同学的行为违背了诚信的原则,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引导,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投机取巧的想法和行为是不允许的。同时结合网页制作的教学目标,在下次课中,为学生提供有关诚信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让学生进行网页的制作,并让A与B同学在网页中添加对上节课问题的反思,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目的。

3.2加强学校的环境育诚教育。人为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校园、班级和宿舍的文化建设中,应以文字形式体现诚信教育的名言警句等。优化诚信环境,以诚信的校园氛围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3.3诚信教育入家庭,经常利用家校路路通对家长进行诚信教育的正面宣传,学生回家带回学校印发的诚信宣传资料等。

学生是否能够诚信,首先是他们的一个观念问题。抓住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契机,帮他们树立这种观念,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抓住机会,又持之以恒;既潜移默化,或突然醒悟,画龙点睛。

总之,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庞大、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日积月累,才能让高职学生更加诚实守信,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