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交流”形成独特教风
作者: 魏彬摘 要:针对体育球类的教学因素多,初中学生受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限制的现象,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情况,同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作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育球类教学; 有效交流; 独特教风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65-001
体育教学是以体育知识为媒介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语言类和非语言类,而根据教师对两大类方式的不同运用方式,又可以繁衍出不同的教育风格。
通过调查和总结,发现学生针对体育球类课程的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绝对服从教师的安排,我们称之为“老实型”;第二类:上课不学,只想打比赛,我们称之为“比赛型”;第三:上课不学习,也不想打比赛,只想随便玩玩,我们称之为“观众型”;第四类:只想学习所崇拜的偶像或是尖端高难度技术或战术,我们称之为“明星型”。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四类学生有两大共同点:首先是对体育球类课程都是有兴趣的,其次是对所学内容缺少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价值观不是再好的练习方式和苦口婆心的简单说教能够形成的,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相比较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有效交流”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见效快,作用持久。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是师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技能、沟通感情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所谓“有效交流”就是以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知识技能,保持感情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交换教与学的不同感悟,绝对不是“聊家常、话客套”。
体育球类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
一、对本专项缺少必要的认识
例如羽毛球握拍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握拍方法不重要,只要球能打过网就可以,这类学生以“比赛型”和“观众型”居多。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解正确握拍手法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错误握拍手法的坏处和讲解羽毛球运动所追究的精髓——轻灵多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对正确技术的重要性不重视
这类学生以“比赛型”和“观众型”为主,例如足球技术教学过程中,脚背正面运球,大部分学生是脚尖触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脚尖触球所带来的坏处之外,可以马上进行对抗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抓住由于脚尖触球后被对手成功抢断的情景,然后暂停现场分析,让所有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再结合足球整体打法进行总结——错误动作的失误率高,失误率高导致整场比赛失利,导致同学或队友心情不愉快,应该学习正确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三、对教学比赛热情高涨,对技术练习不重视
这类学生以“比赛型”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先进行限时教学赛,但是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在教学赛过程中,进行情境式教学,指出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发生的错误。比赛过后,教师及时进行赛后总结,提出本节教学任务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学习的氛围。
四、对高难技术战术、明星技术热情高涨,对基本技术战术不屑一顾
这类学生以“明星型”为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本节教学任务,采取反顺序串联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整体模仿明星动作,后结合技术分解,逐步添加动作要点,最后提出本节课的重点。这样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理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有效交流”形成独特的教风和良好的学风,并不是教师简单地记住动作要点,选择正确恰当的字词来表达自己的信息内容,还有其他影响“有效交流”的因素:
一、保持信息通路顺畅
首先是确保有效发送信息,尤其是在体育球类教学时,足球是室外运动,羽毛球和篮球是在嘈杂的运动馆内,如不能确保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已经被学生收到,教学要求和要点根本无法贯彻,学习就无从谈起了。在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类似于“大家都清楚了吗?”或请每组负责学生重复一变。其次是教师要主动接收信息,尤其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和刚集合后学生的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心理波动的表现,抓住这些细节完全可以摸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程度。
二、非语言交流
教师必须是良好的交流者,而且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非常善于词令。在体育球类教学过程中,传递许多非语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练习方式的安排等是重要的,我更看重教师的手、身体、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憎恶、不信任及吃惊、高兴等。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运用恰当,能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气氛。
三、交流错误就是伤害
有的学生喜欢和体育球类教师交流,内容可能会多,但教师要注意表达方式,尤其是针对一些事物的个人看法,如果交流出现误差,容易破坏教学气氛。尤其是谈论学生喜欢的球队或球星时。
四、不断学习
教师要和学生同步发展,尤其要了解当前世界顶级赛事的相关情况;同时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课堂上与学生灵活交流的基础,只有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加强加厚专业知识和外延知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