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往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作者: 殷和强摘 要: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16-001
在新课程标准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交往呢?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二、采用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新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变更授课顺序,调整授课时间,选择教学实例,把教材作为学习材料,树立新的开放式教材观和教学模式。
首先是教学空间的开放。地理学科的主题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地理课应当突破教室狭隘的空间,延伸到室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例如,学习“地图”时,让学生去测绘出学校的平面图;学习“商业”时,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市场进行调查。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师要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挖掘课程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
再次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可建立学习小组展开探讨或教师在课堂上留一些问题让学生思索和解答,或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形成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师问生答等教学氛围。
三、采用发现法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证明,学习材料越有丰富含义,自己发现的学习越有必要和可能。因此,即使课本内容简单,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材料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下面是一个发现法的教学示例: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学生要发现:四季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暗示:通过演示向学生讲述太阳直射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需要的材料:画图、演算用的字笔、手电筒和地球仪
程序:(1)教师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在夏至日这一天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2)让学生演示,北京在一年内不同时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收集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进一步要求:(1)运用结论分析扬州市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2)对比南、北半球的四季更替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首先是协作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求人们有广泛的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体现在地理课堂上,则通过多媒体软件设计,突现问题,让学生们广泛开展讨论,交流学习。
其次是学生主体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还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够在独立的情况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在地理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尽量少讲解,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独立掌握地理事物的规律。
而创造力是主体能力的最高形式,他要求学生主体在学习中不仅要完美掌握知识规律,并据此融会贯通,去发现新事物、新规律。例如,在讲世界地理“东南亚”一节中,先介绍其代表国家——新加坡。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该国自然地理位置,但这还不够,教师此时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关键性的八个问题,如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依靠什么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等。学习者或是讨论或是独立思考,总结出新加坡能够发展的原因。
五、上好课本中的“活动课”,强化地理基本技能训练
加强读图和绘画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利用图的能力。新课标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活动”板块中,一半以上的内容是读图和绘图,突出了地图基本技能训练。涉及的图主要有四大类:即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其中最多的是世界地理要素分布图,如“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这些是学生获取世界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识别、分析这些地理要素分布图,一方面了解掌握了世界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阅读分析分布图并总结分布规律的基本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活动板块中设计了许多结合实际生活、应用地理知识的内容。例如:如何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据旅游景区图选择游览路线?如何根据地图比例尺估算两城市间的距离?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与生活?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学习地理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在该板块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暑假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日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的暑假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
总之,教学改革是实现而永恒的课题,社会的每一次政治革命、技术革命、经济改革,都必然要求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社会改革发展与地理学的革新发展都同样要求地理教学进行改革,改革发展是客观的规律。在认真思考地理教学过程的同时,不可避免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