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作者: 王洪波

摘 要:上好政治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优化课堂; 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2-001

巴班斯基说过:“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根据这一理论,上好政治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一、巧设引言,情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心裁的导入,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高二哲学常识,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高二学生来说要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又如在讲矛盾的对立统一时,我就举了苏东坡的《琴声》诗来导入:“若言琴上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等等。

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作为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不能像物理、化学教学那样借助于实验的手段,让学生直接通过现象的观察来探索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

三、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在政治教学中,如果我们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一味地在改革教法上下工夫,忽视学生学法的具体指导。在教学中必然会出现知识“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而学生则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素质教育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渲染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的统一。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重视多媒体的使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的发展一般来说是相互适应的,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是以“一本教材、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作为实施媒体的。落后的教学媒体,产生的是低下的教学效率。这与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方式极不协调,同时也滞后于国际教育的发展。从我国政治教学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看,在思想政治的《课程标准》中,教材不仅包括课本、教参、挂图,而且包括了音像教材、教学软件;在教学用具中,也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展开教学活动,并恰当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网上资源,使思想政治课更直观、形象与生动,能较好地融入意境,达到意境完美、情景交融、心与物的交汇。那不仅能扣人心弦,深化教育内容,而且能增强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重视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里所说的“应用”对学生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练”。这种“练”不仅仅是课外的作业练习,更主要的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练习。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过程中的这种“练”解决好,才能有助于其他所有“练”(包括考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

六、归纳总结,引人深思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所以要想法把尾结好,结尾的方法有多种,可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概括法、学生自解法,可以号召式结束,诗词抒情式、含蓄式、引经据典式、谈话式等等来结束课。总之,结束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后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要能引人深思,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