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 乐学英语
作者: 芮琰摘 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高职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英语词汇量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相关性。因此, 应采用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教学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水平。
关键词:高职生; 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32-002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高职生源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入学成绩存在差异性,这给高职学校的教学,尤其英语教学带来了考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几乎是高职生最薄弱的学科,不少学生语音知识缺乏,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不足,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难以适应毕业后就业或升学的需要。
该研究主要是针对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对英语词汇量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高职生在学习英语时使用策略的方式和特点,使学生明白掌握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自主地学习,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控制班与实验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是什么?
2.词汇量大的学生与词汇量小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本校电子信息系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和电子技术应用大专两个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班总平均分84分,其中英语成绩平均分为72分,电子技术应用大专班总平均分为83.8分,其中英语成绩平均分为71.8分。现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班称为控制班,电子技术应用大专班称为实验班。控制班采用传统的3P教学法,实验班采用值日生报告法。两种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实践,最后通过词汇测量卷结果汇总,查看两种教学法和英语词汇掌握的关系。
2.调查工具
2.1词汇测量试卷。本调查的考试由校英语教研室统一命题, 统一调查,统一阅卷,操作规范,其信度和效度高,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2.2问卷调查。问卷表是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和问卷的要求,第二部分是问卷表的主体,包括各种策略。这些策略分成三大方面: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在每个策略下面又分成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包含不同的分类。元认知策略包括四个部分:学习者的主动性,有选择的注意,自我评估,自我安排。词汇认知策略包括七个部分:猜测,重复,上下文,想象,字典,构词法,联系。社会、情感策略包括两部分:社会活动和情感控制。每个选项有五个选择:⑴从不使用此策略,⑵很少使用此策略,⑶有时使用此策略,⑷经常使用此策略,⑸总是使用此策略。
2.3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将学生集中到教室,亲自发问卷到学生,督促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之前向调查对象讲清此次调查的意义,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填写。发下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先用Excel进行初步统计,然后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数据统计和分析
1.高职生入学前英语成绩与一年后词汇成绩汇总
班级 入学前总平分 英语平均分 一年后词汇测试成绩
控制班 84 72 75
实验班 83.8 71.8 85
2.高职生入学前控制班与实验班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特点
根据Oxford提出的方法,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该策略被使用的频率。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2.5~3.4 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4.5~5.0 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表3-1 是各项学习策略被使用的情况。
表2-1为控制班各项学习策略被使用情况统计表
学习策略 Mean Std. Deviation
元认知策略 2.9144 0.78811
情感策略 2.8574 0.76607
补偿策略 2.8382 0.66022
交际策略 2.8356 0.78502
认知策略 2.7895 0.71375
记忆策略 2.6224 0.63928
表2-2为实验班各项学习策略被使用情况统计表
学习策略 Mean Std. Deviation
元认知策略 2.9138 0.78810
情感策略 2.8573 0.76606
补偿策略 2.8380 0.66020
交际策略 2.8357 0.78502
认知策略 2.7894 0.71373
记忆策略 2.6226 0.63929
各类策略的平均值都在2.5~3.4之间,表示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有时使用该策略”的情况居多,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入学前英语学习时使用策略的频度不高。从具体每个题目的平均分来看,50个描述中有11个策略的均分达不到2.5,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很少”使用这些策略,见表2-3。只有两个小策略的使用情况达到了“经常使用该策略”的水平,见表2-4。
表2-3控制班与实验班入学前很少使用的各项策略统计表
表2-4 控制班与实验班入学前经常使用的各项策略统计表
其他的37个小策略均分都处于2.5~3.4 之间,表明学生们有时会使用到这些策略。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在高职入学前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相似性,即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注意预习、复习等自我监察环节,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对于知识链条上面出现的脱节,不能有意识地去积极修补,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居于中下游水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32,133原版全文
3.一年后控制班与实验班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特点
一年后控制班与实验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统计表3-1,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学生使用语言策略从之前的几乎没什么差异到现在的差别很大。实验班的学生使用策略次数较多。控制班和一年前在英语学习策略上基本没多大变化,实验班的学生则使用策略的变化较明显。策略使用频率高(均分较高),整体使用情况相对集中(标准差较低);而控制班的学生则较少使用语言策略,并且此类学生在使用策略时个体差别较大。实验班的学生偏好使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控制班的学生则偏爱补偿策略。另外使用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多寡似乎较大地影响了英语成绩,这两大项策略的排序越靠前,学生的成绩越好。O’Malley等(1990)认为,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很重要,它与个人的学习任务更为直接相关,学习者经常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运用,并互为补充。
表3-1一年后控制班与实验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统计表
学习策略 控制班Mean 实验班Mean
元认知策略 2.9144 4.1746
情感策略 2.8574 3.202
补偿策略 2.9382 3.0333
交际策略 2.8356 3.5839
认知策略 2.7895 4.2256
记忆策略 2.6224 2.8
四、调查结果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值日生报告法的实验班在词汇学习掌握方面明显高于采用3P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问卷调查表的结果可以看出传统3P教学法在记忆单词时经常使用的策略较少, 而且使用的频率不高。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对英语词汇量的扩充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职生应该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多方拓展, 逐步摆脱被动学习方式, 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转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在中国[J].外语界,2003,(6)
[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
[3]谭晓瑛.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J]. 外语界,2002,6
[4]贾正传,郭惠燕.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系统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5]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 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2,(1)
[5]王飞凤.英语学习策略对成绩的相关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7)
[6]张颖秋.元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7]O'Malley,J.M.&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London: CUP,1990:2748
[8]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32,133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