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运输中发展装卸事业的思考

作者: 吴建伦

摘 要:本文阐述了铁路装卸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里,认识自己的工作特点,确立货主是上帝的理念,加强装卸安全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铁路装卸; 货主; 安全技术;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U1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73-001

铁路装卸部门是货物运输组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装卸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安全、高效的完成运输任务。同时装卸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装卸部门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高速公路的突飞猛进、物流公司的产生,对铁路货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打破了铁路垄断货物运输的局面,铁路装卸部门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例如:南京某工厂有一台大型机器要运输到广州,从铁路运输走必须先用汽车将机器送到铁路货场,再经过车站的必要手续后,装卸部门装上车,捆绑加固,经过数天后才能到广州站铁路货场,再卸下车,对方再用汽车接回单位。现在客观上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四通发达、自备汽车或物流公司的首要条件,发货人可以自己用汽车或通过物流公司直接从工厂送到对方单位。减少了铁路托运不必要手续,缩短了货物到达时间。这样势必影响铁路货运量,从而影响装卸的经济效益。所以铁路装卸部门如何吸引货源,如何加强人身、设备、货物安全,如何完善技术及设备管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铁路装卸的基本生产过程

铁路装卸不同于其他厂矿企业。铁路装卸不同于煤矿产煤,汽车制造厂可以产汽车及部件,钢铁厂可生产钢材,水产部门可产鱼虾。而铁路装卸部门的产品则是吨费率。产生吨费率的前提是装卸货。运货单位的货经过车站审查符合运输要求后,装卸部门受理货物的装卸车。装卸部门就对发货人装卸的货物承担义务和责任。作业票是装卸车的凭证,也是一种财务性质的票据,是向发货人接收装卸费用的收款依据。对内则是清算装卸费用、统计装卸完成的工作量及收入,以及装卸方面的工作指标根据。货物运送到站后,装卸部门安全准确地卸下车交给货主。这就是产生“吨费率”的简单过程。

二、主动服务,吸引货主

从货主本身来看,是千方百计要装卸好货。装卸部门的职责是挖潜提效,多装卸货,快装卸货,实现便利。我们在工作岗位中,要想货主所想,急货主所急,为货主解决装卸中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货主的情况,不断调查研究货主的需要。要做到走访货主,掌握为货主服务的主动权。发现不便之处,改变装卸方法。知货主之心,熟悉货主。确立货主是上帝是提高经济效益源泉的理念。

尊重货主,要以实际行动去装货主的货物,做到优质服务。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保证货物安全。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要从自身做起,一尘不染,廉洁奉公,提高尊重货主的水平,促进路风建设。

三、搞好安全管理,确保人身、设备、货物安全

某装卸分公司在2006年,一员工在装载机装煤作业时,由于违反规章制度,盲目蛮干,将搞煤运输的汽车驾驶员撞死,造成了人身伤亡事故。该分公司支付了死亡赔偿金等费用70多万元。由于装卸部门多年来自负盈亏,支付的赔偿金在经营收入中支出,影响了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减少了职工的经济收入。装卸部门每位员工要有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装卸作业的安全涉及到人身、设备、货物安全,无论是机械化作业还是司索指挥人员登高作业或维修作业都存在着安全风险。违章违纪会造成事故,这不但影响装卸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声誉,更有可能造成生命安全和货主的财产损失。我们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风险源的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达到过程控制,实现闭环管理、规范管理,才能确保装卸作业的安全稳定,提高装卸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装卸技术及设备现代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各项装卸标准。装卸部门应当把标准化工作放在技术管理工作的首位。利用技术资料、信息情报、档案的信息作为决策和计划的依据、组织和调节的手段。对设备实现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加强设备的维修,对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机械的运用效率。不断探索设备现代化管理,适新应变,调整设备的作业方式。某装卸分公司一货场,现在用5台门吊抓斗卸车、7台装载机出货的传统作业方式卸煤。综合分析现在煤的到达量大大减少,机械设备陈旧老化,造成维修成本提高,当前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等综合因素,存在着作业成本过高的弊端。为此,可以破除陈规,采取门吊抓斗卸车出货,留用1到2台装载机(停用或报废几台装载机)辅助清理方式,此项举措一经实施,可以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和柴油消耗。

总之,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铁路装卸事业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抢抓发展机遇,应对严峻的挑战,加快自身的发展,把工作的定位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上。剖析装卸事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放下“铁老大”的架子,视货主是上帝,加强安全、设备、人员管理。才能提高装卸经济效益,适应国家和铁道部总体经济增长规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