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初探
作者: 程晓艳 霍鑫摘 要:中国海洋大学位于海滨城市青岛,拥有各种水上及陆地体育资源。通过分析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中国海洋大学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是可行的,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海洋大学; 有偿性; 体育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72-001
一、前言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改革, 选修课成了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主流。选修课比起传统体育课的优势很明显。但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学生对体育项目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些体育项目如果免费开设,学校需要负担的费用过大。另外,中国海洋大学位于海滨城市青岛,拥有各种水上及陆地体育资源。因此,中国海洋大学可以尝试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
二、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的必要性
1.主动适应学生需求
高校体育选修课项目的开设应该考虑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性。不同学生选修的目的和动机不一样,有些学生希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些学生希望塑造形体美;有些学生希望能提高单一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有些则是为了调节紧张的生活、学习节奏,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有些是为了提高意志力、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为将来就业做准备;有的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体育项目具有好奇心,具有通过这种有偿选修课的形式付费参加体育项目的需求。因此,学校在对体育选修课进行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消费意愿。
2.实施终身体育的需要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 也是最高层次的体育教育,为培养学生毕业后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想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入手。然而,最近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大部分属于高消费项目,因此通过有偿性的手段,少量收取学生费用的方法,使学生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高校体育不仅要看到近期效益,更要预见将来长远效益。
3.中国海洋大学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海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就其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也只能够保证满足必修课体育课教学的需要。那么,在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时,对学生适当收取一定费用,并将其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取之于民还用之与民,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有利于中国海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学生交费选修体育课,属于教育消费行为,他们是学生消费者。那么,同样是学习,他们则有着与无偿性体育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我是消费者,教师的教学质量要为消费者负责。
三、中国海洋大学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的优势
1.学生优势
中国海洋大学有数量众多的学生体育群体,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在大三、大四能有机会、有组织、有计划参加体育活动。虽然学生爱好的体育项目、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见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有足够的学生参加。
2.教师优势
中国海洋大学有很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他们能胜任大量的教学工作任务。他们所学的体育专项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运动项目,而且大多数是“一专多能”。我校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身兼两个专项。高校的体育教师掌握多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能保证完成体育选修课的各种教学内容。另外,青岛市有很多体育训练基地,这些基地拥有大量的优秀教练,中国海洋大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
3.场地器材优势
中国海洋大学拥有绝大多数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体育场馆,有的正在筹建和计划筹建体育馆,有的体育项目可以在晚上开设,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馆的优势条件,这样可以解决场地器材紧张的问题;还使体育场馆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青岛的水上项目资源众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场地和器材设施,开设学生喜欢的水上体育项目。
四、中国海洋大学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应注意的问题
1.收费不宜过高
如果实行有偿化收费,学生能够承受的适宜收费标准大约为每学期收费50元,同时通过访谈了解有些项目学生对收费高点也能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这样的项目在社会上比较火热,外面学习的费用比较高,相对于社会上的收费标准学校的收费标准也就能接受了。由此可见,如实行有偿化收费,大部分的项目每学期收费标准定为50元左右比较适宜,学生能够承受,学生所反映的经济上承受能力也进一步为体育选修课有偿化的可行性奠定了经济基础。
2.课程设置要适合学生体育能力、满足学生兴趣
课程项目设定上一定要适合学生现阶段的体育能力,课程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挫伤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其体育能力的继续提高。另外,选修课的课程设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要尽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程度。
我们在选修课的课程项目设置上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兴趣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发展,在体育选修课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成功喜悦的激励下,进一步强化体育的动机,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使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服务。
3.课程设置要安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时更看重所学项目的社会实效性(有利于就业,增强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这主要是因为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学生就业的机会和方向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给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需求,那么学生是很难重视这种教育的。
参考文献:
[1]朱英伟.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90-192
[2]李军,欧阳轶.普通高校高年级开设有偿性体育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1,6.67,89
[3]张又新.大学三、四年级开设有偿性双向选择式体育选修课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