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王子君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25-00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有效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在强调中职生素质教育时更应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形式化严重

面对中职生日益严峻的心理问题,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非常单一,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档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面上,根本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从课程的教材来讲,在教师访谈中发现,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不统一,有些学校是由任课教师自由编写。同时,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非缘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而是缘于上级的硬性要求或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基于评估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缺乏内在的动力,缺乏主动性。

2.心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政治思想德育教师或是做学生工作的教师,他们虽然参加过一些短期培训,但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方面的培训或者深造学习,工作起来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这样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更解决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工作中比较多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培养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沦为空泛的说教,缺乏科学性的指导;有少数学校是心理学教师或教育学教师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但这些教师往往教学任务繁重,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虽然具备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面的技术还是不足,因而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从业人员不足,素质不高,许多中职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只能局限在宣传和举办心理活动教育这些层面上。

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工作,还有很多中职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相应的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按照教育目标实施,教育效果不佳。目前,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在学工处,有的挂靠在教研室,有的只是几个心理学教师凭着热情在做这份工作。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心理咨询中心并不属于学校必设的机构,它们在学校没有自己的合法身份,只是挂靠在某处某教研室的一个附属机构。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也就没有领导,没有评估,更没有定期拨款或有计划地培养教师。由于没有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即便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举步维艰,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二、对策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为核心的总纲要。该纲要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调效应,从而建构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这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另外,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适应中职生特点的学生用书以及教师参考材料、指导纲要、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使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中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的观念,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职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逐步建立从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保障机制,要加大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提供专项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学校要把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同时要在收取的学费和学校创收经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做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总投入逐年增长。要重点保证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设施经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类的经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的经费等,不断改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优化教育手段。要把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指标,纳入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三、结语

总之,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开发中职生心理潜能、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观念、改善管理、改进教学、拓宽社会活动领域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中职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从而持续、有效地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秀琴.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05)

[2] 乔佳.我国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3] 孙会芳.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今日科苑, 2009,(1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