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

作者: 胡长青

摘 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价,本文围绕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论述,以提高课堂教学最佳效果,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57-001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评什么?怎样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

一、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强调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特征的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需要的评价是能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评价,而不是选拔式的评价。在学校工作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个指挥棒转的氛围下,就自然会出现以考试代替评价的倾向,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反馈和激励作用,体育学习评价也难免如此。 因此,《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注重课程的育人功能,把体育学习评价作为有效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由体育教师制订评价标准,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运行情况最了解,他们在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应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应把制订评价标准的权利下放给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目标统领内容”宗旨的指导下,体育教师有权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来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也应有权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选择评价内容,然后根据评价内容来制订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必然要多元化,体育教师应珍惜体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契机,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在对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学习进行评价时,不太强调单纯的记忆,比较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定量评价比较适合于评定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因此,应该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以衡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定能解决体育学习评价唯量化的弊端。

2.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因此,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如对学生上课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口头评价,围绕单元计划所预设的目标进行单元评价,给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等,然后再在学期末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作一个终结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随时发现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既能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做到准确、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绝对性评价是把冷冰冰的绝对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根据。相对性评价则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学习评价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对性评价要简便、易操作,不能增加体育教师过重的负担;二是相对性评价要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只要关注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更为完善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

四、实现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从而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另外,《课程标准》强调体育学习评价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反馈信息、激励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这势必会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因教学评价而大大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先学生自评,然后发挥体育骨干小组长的作用,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学生互评,然后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还可结合家长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大班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体育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找出原因,以便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反馈和激励,而不是甄别和选拔。因此,体育数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模式,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以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4]实践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5]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中国学校体育,国家教育部主办,2003-2005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