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 尚海燕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民主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整合传统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开发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
关键词:课堂教学; 相互交流; 优化思维; 提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11-001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由我教你学的传统模式进行突破,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来,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整合传统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开发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笔者认为,要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放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沉闷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创造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的!让学生活泼起来,调动学习兴趣,才能活跃思维,激发创造性。日本心理学家菊池亲夫指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是正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就会不知觉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通过简单的语言与手势就可以轻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理想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必须明确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实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参与不是起着指挥作用,而是引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过分强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观点、理念,提升教学趣味、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共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优化教学方法,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的教学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看客”和“听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实践。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例题,运用“启发式”“发现式”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强行灌输历来是教学中的大忌,把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枯燥教学方式转变得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如何测量隔河相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时,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构造全等三角形?如何去做?再如在学习“三角形内切圆”时,与现实生活中木工在三角形木板上找出一个最大的圆应该怎么画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渐地融入到学习中,由原来“要我学”的被动厌学,转变成“我要学”的积极向上的局面。在一次次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也让学生体验着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和经过努力后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情感激励,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教学热情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热情洋溢的教学激情可使课堂产生情意共振,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心理倾向,帮助学生树立参与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与热情。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从何而来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始终满怀热情,热情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点参与,充满对学生的爱,对数学的爱,对数学教学的爱,以满腔的教学热情来感染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具要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教学语言生动,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注重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中少一些打击与批评,多一些鼓励与赞扬,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解题成功的愉悦心情,进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愿望,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
总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多种,上述内容只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基本保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性和逻辑性,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去感染学生,用数学知识的本身魅力去折服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获取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