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 诗意栖居

作者: 刘芬

摘 要: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使其在阅读分析各种短文时应对自如。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各种说的机会、读的机会,内化、积累文章的语言。在课外阅读的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有法可依; 有话可说; 有思共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94-001

吕叔湘曾说:“教学要讲究实效。”如何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呢?

一、授之以渔,有法可依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后有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凭空问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深入学习了课文之后,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仍然会觉得高不可攀。怎样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呢?我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处直接描写法布尔衣袋鼓鼓的句子:①“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②“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的异同,不是很难:第一句话表现的是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第二句话不仅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他在受到阻止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这就是他对昆虫的执著了。最后把这两句话和题目联系起来看,答案就轻而易举地浮出了水面。做一件事情光有热爱是不够的,只有锲而不舍地执著追求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原来,答案就在文章中,准确回答问题是建立在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的基础上的。看问题不能单一化,要从多个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阅读理解文章时,不能停留于语言文字的表面,思维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会思、会说、会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在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后,才能在阅读分析各种各样的短文时应对自如,以不变应万变。

二、融会贯通,有话可说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理解,还在于积累。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读的机会、内化文章语言的机会。《艾滋病小斗士》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使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越来越丰满:先让学生找出恩科西在各种场合说过的话,一起出示,分别让全体女生用“纤弱”的声音,让一位声音“尚显稚气”的男生,最后让全体学生帮助恩科西读出他内心不屈的呐喊。在反复多次的语境朗读中,让学生不仅关注、理解了“纤弱”、“尚显稚气”的意思,进而理解恩科西的呼吁是层层递进的:从让人们接受和爱护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和儿童,到向政府请求援助,尊重和拥抱艾滋病人,科学地认识艾滋病,从而也来关爱艾滋病人。最后把学生推入文本,把自己想象成恩科西,到各种场合去讲述自己的遭遇和向全世界呼吁,内化文章的语言,进行说话练习。自己练说,同桌互说,让一位说得不够好的学生说,大家给予点评,再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说。在多次反复的叙述中,学生不仅得到了口头表达的锻炼机会,还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化了文本中的语言。让学生说一说恩科西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梦想,再整合成一段话,这也是一种说话训练: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在各种重要的场合进行演讲时,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在生命垂危即将离开人世时,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采用排比的手法,让学生说好一段话,对学生的发言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又让学生积累了语言。一步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思想境界的崇高与人格的伟大。

课堂上潜移默化的说话训练,既节省了时间,更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经常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这种说的机会,那么在课堂上开口说话、会说话的人会越来越多。

三、畅所欲言,有思共享

在《疯羊血顶儿》班级读书会的教学中,由于话题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小说的最后,血顶儿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在你的心里,希望谁能赢得这场战争呢?学生都大胆地说出来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希望血顶儿能赢:血顶儿太可怜了,它一出生就亲眼目睹了母亲被杀的残忍画面,为母亲报仇理所当然,我希望正义能战胜邪恶;其他的羊都很懦弱,听天由命,即使是有轻而易举杀死狼崽的机会,他们也视若无睹。而血顶儿却敢于反抗,很了不起,如果羊群齐心协力,抓住机会,羊完全可以战胜狼……

紧紧抓住学生的发言,再次发问: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难道作者沈石溪先生不希望血顶儿能赢吗?(学生连连摇头)那为什么他在文章的最后还是让血顶儿悲惨地死去了呢?思考了一会,学生回答:自然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自然规律,是没法改变的。只有狼战胜了羊才符合这一规律;狼总是比羊强大,如果血顶儿赢的话,其他的羊都会纷纷效仿它,将盘曲的角拉直,与狼争斗,会给整个盘羊家族带来更大的灭顶之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给小说写个结尾,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学生在课堂上说得精彩,不仅因为交流的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小说,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已经读懂了这部小说,并且能选用文中的一些语言,来为自己的想法寻找依据。他们是真正用心在读书,动脑在思考。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对文本又有了新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甚至还激起了重新阅读的热情。这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梳理、提升。

语文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只要我们用心对待每一节课,只有让每个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收获,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无穷的智慧,语文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