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
作者: 王新娟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98-001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什么,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问题。从平时的听课发现:老师们关注的对象、内容不尽相同,新授课的老师讲课不敢正视学生,总爱看屋顶,他关注的是屋顶;有的老师讲课紧张,一直担心课上不好,恐怕听课的人笑话,特别是怕校领导不满意,他关注的是听课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老师讲课总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冷面孔,他关注的是如何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看到这些,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吗?像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谈优质高效呢?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课堂教学到底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不言而喻,应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课堂上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关注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目光。
第一,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习,应是课堂上教师的首要任务。这里说的关注学习,是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等。有的老师总埋怨学生笨,学生难敦,学生成绩差,他们常谈论的也是这些。殊不知,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自己讲述的内容学生是不是听懂了?所提的问题是否是学生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训练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很有必要?使用的教具、学具是不是必需和有效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正在产生影响吗?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并非如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关注的仅仅是教师的教,只关注教师自己完成教案的情况,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担心小学生年龄小不能接受,全是包办代替,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考虑学生参与学的活动怎样,像演员背台词一样背完了,任务似乎也完成了,至于观众能不能接受,全在于观众自己,到头来,学生成绩一蹋糊涂。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学科课程也如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的教,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案上准备的内容,要真正体现在学生参与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热情、浓厚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是否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自能读书、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是否自始至终都循着学生的学习思路致力于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思考中学会思考,让学生参与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获得成功。
第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新理念。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注意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学科特别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学生没有了感受和体验。学生读书味同嚼蜡,听课昏昏沉沉,无精打采,习作平平淡淡,毫无感情。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看上去非常的无奈,想学学不会,不学压力大,留给他们的是焦躁、忧虑、痛苦、无望的复杂心理,课堂上学习怎么会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一位老师在执教《开国大典》一课时问到“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全国各族人民欢呼雀跃,心情无比激动,你的感受如何呢?”全班同学竟沉默不语,毫无感受,老师让他们写感受,十分钟竟写不出一两句话。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堂的悲哀。的确,学生没有了感受,这也正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应该关注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多贴近学生,特别是要关注一些学困生,要多关心、了解他们,时时留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注意留意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真切体验,真切感受。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构建开放的课堂,就像有位教师所倡导的那样:让学生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朗读时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喜欢的句子,与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读书,投入地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情,在读中获得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
第三,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角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谐融洽、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师生之间平行交谈、平等沟通、真诚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敢想敢说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使得课堂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此外,课堂教学还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的插话,关注学生的走神,关注学生的打瞌睡,关注学生的做小动作……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大放异彩,让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