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数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做法
作者: 徐凤娟摘 要:学生学习的好坏,是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学习态度等等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的。一些成绩低下的学生,不仅是智力的潜质差,更重要的是非智力领域未能很好地开发。开发学生的非智力领域,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后进生; 非智力因素; 有效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09-001
作为一线教师,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领域,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学习的好坏,是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学习态度等等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由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支撑有效地发挥了智力因素的优势;一些成绩提高显著的学生,也是由于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而促进了智力的发展;至于一些成绩低下的学生,不仅是智力的潜质差,更重要的是非智力领域未能很好地开发。笔者认为,开发学生的非智力领域,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典型人物的模范榜样,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
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心理素质差,他们往往由畏难、怕学到畏难厌学,甚至畏难逃学。因此,我注意针对他们的这种心理,运用一些典型学生勤奋好学的具体事例,感化教育他们,使他们转变学习畏难的思想,树立迎难而上的学习信念。
1.用教师勤教乐学的良好形象,感化后进生勤学好问
一些差生往往由于对教师存在逆反心理,因而对其任教的学科产生厌恶情绪。反之,往往由于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对其任教学科产生好学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言行举止,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感化教育他们。上课的时候,注意以蓬勃的朝气,高昂的情绪,充沛的精力去感染学生,以明晰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扣动学生的心弦,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平时,在与后进生的接触、交谈和对差生的辅导中,注意以和蔼的态度、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他们对学习的追求。这样,就渐渐提高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渐渐提高了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随之,教师的师范作用和个性心理品质就能更好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发挥学业长进的典型学生的作用,带动后进生刻苦学习
一是组织一些数学成绩优秀或提高显著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讲学习的经验、谈学习的心得;二是由教师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二、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唤起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1.让知识走出课堂,服务生活,唤起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当课本知识被成功地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时,它就会变成一种动力,促使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和探索。无法真正感受知识的作用而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是差生的又一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数学课最实用”的心理,产生一种“不学数学就不能解决很多生活问题”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2.教会学习方法,唤起后进生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不正确,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根本不知怎样学,因而不想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如何作笔记,如何预习、复习、做作业等。
3.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思考:将课桌去掉一个角是几边形?然后问:将正方形截去一个角,则余下的多边形内角和是( )度。这样,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易于接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善于鼓励和诱导,引发后进生的进取心
1.鼓励后进生大胆尝试,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上的问题心中无数,难判正误,因而不敢尝试解决,渐渐出现了懒惰情绪。为了唤起后进生的勤奋之心,教师应该每节课都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广泛发言,并有意识地让部分后进生作答。不管答得怎样,教师首先找出答案的正确点或独特之处,给予肯定,然后沿其思路进行分析,改变或增补条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既能尊重其自尊心,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还能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思路与正确思路作对比,自觉修正思维的错误。
2.注重表扬鼓励,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往往失去进取的信心。因此,教师要注意抓住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这样做意在为部分后进生树立榜样,作出示范,并为他们指明阶段性的努力方向,使其不自觉地用教师的表扬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作对照,从而克服缺点,也尝到进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3.热情辅导、谈心,拓展后进生的学习后劲
针对一些后进生因为学习掉队受到冷落而学习意志消沉的情况,教师要注意热情耐心地给他们“开小灶”,作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由过去的“弃儿”变成了现在的“宠儿”。这是拓展后进生学习后劲的有效手段,很多后进生因此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教师还要定时与后进生谈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科课的学习情感,从而使这种情感成为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努力从多方面开发学生非智力领域的因素,使之与智力因素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