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让语文课“味纯”“情真”“趣浓”“挚美”

作者: 彭清峰

摘 要:语文姓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特色,让语文课堂有情有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美感,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情真; 挚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0-001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人为地使课堂患了“多动症”:学生唱歌、跳舞、表演、画画,不能静下来读书、写字、阅读、写作;得了“高热病”:自主热、合作热、探究热、多媒体热;染上“流行病”:盲目跟风,什么流行模仿什么,使语文课堂变了味,走了形。本人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做到:“味纯”、“情真”、“趣浓”、“挚美”。

一、味纯

味纯就是要让语文姓“语”,体现语文的特点、本色。

1.教师不要冷落教材

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有些老师整堂课很少引导学生使用课本,把课本搁置一旁,而让挂图、录音、录像、表演、讨论、交流等充塞课堂,使教材成为摆设。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何以达成?

2.课堂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游戏、表演、绘画、唱歌,可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但绝不能以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根本目标的迷失作为代价。一位老师在执教《云房子》时,让学生自己找伙伴一起搭“云房子”,让“鸟儿”飞进“云房子”,学生唱唱跳跳热闹了几次,表面上看学生学得非常快乐、轻松,但语文课的特点丧失了,教学主次不分,训练不扎实,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机会被剥夺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各种活动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让它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

3.教师不能滥用现代化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青睐。可事实上,由于大量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使电教手段运用失度,学生语文能力并不一定得到提高。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有饱满深沉的内涵,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而不能停留在眩目的场面,满足于那种“感官的愉悦”。

二﹑情真

让语文课情真意浓,情感激荡于课堂,教师应该做到:

1.老师须动情在前

语文教材多是文质俊美,图文并茂的典范文章,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及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深浅不同的感染:读《在大海中永生》,激起对伟人的崇敬;读《天游峰的扫路人》,涌动着对平凡人的尊重;读《庐山的云雾》,有一种对山河的热爱;读《航天飞机》,有一种对未来的向往;读《李广射虎》,想对英雄称赞……试想,无法让自己动情,又何谈让学生入情?

2.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教学《黄河的主人》,要展现艄公站在羊皮筏上,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中如履平地的画面;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老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述说:桑兰,我国女子体操队最优秀的跳马运动员,在一次国际比赛试跳时发生了意外,重重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令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境合”的境界,实现了读者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3.老师要怀情而教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编者之间一种“对话”,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中注入鲜明浓郁的情感,用这种情感去触动学生的心弦,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同时,老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之中。

三﹑趣浓

趣味,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诱”,也是紧张学习生活中学生的一种“享受”。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富有“趣味”呢?

1.训练形式新

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我们要动动脑筋,用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燕子》,我建议把学语文与绘春天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读书、边感悟、边作画,兴趣盎然;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我用“论坛”的形式串起全文的学习,组织学生依据课文,依据生活讨论“什么是弱小”,“你我眼中的弱小”,“面对弱小,我们……”从学生的眼神中,从他们表现出的学习热情中,我感受到了新颖的学习形式具有无穷的魅力。

2.训练内容新

这里的训练内容,主要指课堂训练的材料。它主要是教材,但不应超出大纲。教学《咏梅》前,我收集了十来首写梅的诗,带领他们走进“梅园”,细细“赏”梅。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写梅的诗,而且在学习《咏梅》时,他们都能自觉运用其他写梅的诗来解读这首诗,理解相当精辟,感受相当深刻。

四﹑挚美

1.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结构美与文化美,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美。听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就有这样的感觉: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全身心投入,似乎出现“庄周梦蝶”般的现象,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这样,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老师要教出自己的个性美

要坚持用“烙上自我印记”的真才实学去上课,去启发、引导、激励、指导学生学,而不是“以贩代教”、“以抄搬代创造”。老师还要充分扬长避短,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各人都自觉地“潜进”,“溶入自我”,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得之功,那语文课能不美吗?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只要我们潜心研究,静心思考,精心策划,一定能让学生品尝到味纯、情真、趣浓、挚美的语文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