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也应因“型”而异
作者: 赵成水摘 要:把小学生依据各自性格特点的不同,分成负气型、暴跳型等类型,对他们进行区别的管理和教育,班级管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管理; 类型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59-001
在任职班主任之初,雄心勃勃,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学生难于管理,往往处理好这边,那边又乱套了。自己疲于奔波,却左右不能兼顾,渐渐有力不从心之感。而现在有九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管理起班级来便觉得心应手多了,有点心得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所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采取各个“突破”,管理起来也就会事半功倍了。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负气型
这种学生常见表现是动不动生气,喜欢打别人小报告。许多学生把他们戏称为“气包包”性格,大多偏于内向型,且女学生居多。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事情”多、事情烦,而表现出自己的不耐烦或不予理睬。对他们要做到细致细心,不然很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比较适合采用单独交谈的教育方法,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教育他们敞开心胸,而后长期“跟踪”,发现亮点后及时表扬鼓励,慢慢地引导他们与大家融为一“炉”,消除心中的戒心与不满。
二、暴跳型
此种类型学生,常在教师批评时,表现的“义愤填膺”。或与同学闹矛盾时,怒不可遏,易做出某些过激行为。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引爆。此类学生如果正义感特别强,班主任只要通过循序引导,教会他们合理控制情绪就可以了。但如果正义感不强,有“无理搅三分”的倾向,班主任就要伤脑筋了,谈话式的教育是必须的,在证据确凿时,以“硬”碰“硬”的方式挫挫其锐气还是有必要的。但硬不是打击,更不是惩罚,当然靠简单粗暴的打骂强压法是绝对行不通的。
三、胆怯型
常表现出干事畏畏缩缩,缺乏自信。受到别人的欺辱时,不敢吭声,独自忍受。这样的学生一旦爆发,“毁灭性”极大。因此,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像漏气的皮球一样,慢慢释放。表扬与鼓励是必要的,但在适当的时机(教师预计之内、学生有能力的),“逼”他们一下,让他们“冲”出来。即让他们登台表演一次或发一次脾气等,都有可能因为这一次而改变他们。当然,时间选择也要恰当,而且要有充足准备,不能操之过急,不做便罢,要做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或释放。教师一定要慎之又慎!
四、超自信型
这种学生,爱表现,到哪里都喜欢吸引别人的目光。毫无疑问,在班级管理中,他(她)也事事争先,勇于表现,自然也就很可能成为班委的一员,可也极易成为班级管理中的“老大难”。对于这样的学生,第一步一定要让这些学生信服于你,接下来及时引导就可以了。如果第一步没达成,他们很有可能会在班级中“假传圣旨”,对同学指手画脚。这些问题会让你应接不暇。此时一定要善于引导,晓之以理,要让他们知道班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而不是在同学面前显摆权威。一定要一步步来,切忌粗暴处理,不然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班级事务中),班主任也会因此失去一个好帮手。
五、慢条斯理型
这种学生比较特别,干什么事情都慢吞吞,表现出不温不火,不紧不慢的性格,但他们成绩中等,又没有违反班级规定,许多教师习惯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其实,这样的学生内心情感还是很细腻的,教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上进心。只是教师的关注不够,而造成他们游离于班级事务之外,什么事都跟他们没有关系,总有些被冷落之感。班主任只要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在班级中让其长处得以施展,他们就会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势,把一切特长展现于您的面前,让你倍受感动与安慰。
六、思想极端型
这种学生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同于其他孩子。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容易走进自己预设的死胡同,并且偏执于自己的想法。他们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性格特点,多是家庭教育太过溺爱的原因。在学校内,这部分孩子往往也是矛盾的主体。在管理这些孩子时,我们切忌不要“强攻”,这样往往达不到预定效果,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对这些孩子往往奏效,这样可以有效地避过孩子的情绪激动期,让其有反省的时间和过程。在处理矛盾时,要先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并征求处理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逆思型的孩子
如果是逆思型的孩子,虽然学生的一些行为与常人不同,但他却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发明家的潜力。所以掌握好学生的特质并用适当的方法去沟通,那么以往令你头痛的“爱找麻烦”的孩子也会很容易地向你规划好的方向前进的。本类型的学生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常常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有的家长、老师觉得很好笑。
其实这只是孩子与我们常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不代表孩子的见解、行为有错。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这时一定不要立即斥责孩子,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看这件事时的角度给予理解、引导。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强迫孩子顺从我们的意思…… 建议互动方法:以激将法刺激让孩子向相反方向前往(如,你不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不想做,而是因为你根本做不到);以积分的方式给予奖励,达到给予奖励或礼物,反之则给予处罚,因为孩子喜欢竞争与挑战;与孩子协商制定一合理的管理奖励办法,以激发孩子的动力。
八、模仿型
如果是模仿型的学生,他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感觉好玩或有兴趣的事物,不论好坏,他一律都会学过来,所以这类孩子的玩伴须慎重选择,而且要及早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是该学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该学的。学生这个阶段,与教师、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所以教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现,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平时多问一些孩子好的表现,并鼓励夸奖,使孩子对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历史典故以及寓言,给孩子树立榜样,都能很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不论我们遇到的学生如何,只要我们做到有心、心中有爱。用爱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相信我们的学生虽不能成才,但也能成仁。能在班级中做一名好学生,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