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利用,让作文教学美丽起来
作者: 单克栋摘 要:作文成为高考、中考的“半壁江山”后,作文教学却更显出了捉襟见肘的窘态,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可供借鉴的途径。利用音像制品,创设写作情境;利用优秀习作,激发写作兴趣;注重生活感悟,通过新闻网络搜集写作素材。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四个利用; 美丽
中图分类号:G62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03-001
据调查,不少学生在小学很喜欢作文,进了初中却越来越讨厌作文,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枯燥无味,文笔平淡无奇,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文教师忽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片面追求升学率,泯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文章缺乏情感;三是学生思维不活跃,缺乏想象力;四是语言表述能力较差,不能够用鲜活、细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以上问题,我主要从四个“利用”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利用音像制品,创设写作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我利用听音乐的方式加强片段训练,取得良好效果。首次进行训练时,我播放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当中去。
听完之后,我没急着让他们写片段,只要求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的表述,有的比较贴切生活,有的比较直观、甚至零乱。对此,我采取鼓励的方式,对他们的讲述加以点评,最后总结:“听,这琴声,似在诉说,诉说它心中的悲凉,诉说它经历的磨难,阵阵萧瑟的秋风,吹动着他破旧的衣袖,他边走边拉着胡琴,夜空中回荡着凄凉的琴声,这拉琴的人似乎是一个孤苦无依的瞎子,又似乎是一个断了腿无家可归的老人。你们听,他的心好像在哭泣,他又好像在做艰苦的挣扎,啊,这是一个昂扬不屈的生命在经历着风吹雨打。”听完我的朗读,同学们都沉浸到那凄凉的情景中去。于是我趁热打铁,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听完之后,同学们就主动写了起来,一位同学这样写道:“命运就像一条河流,有险滩,有激流,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在划着船逆流而上,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都是坦途,我们要靠坚强的意志,战胜生活中的一个个暗礁……”听音乐,不但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大脑,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利用优秀习作,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作文教学,也是一种颇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的优秀习作更容易在同学之间产生影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怎样做才能利用好学生的优秀习作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好讲评课,对学生作文中写的精妙的字、词作“赏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们的想法和写法。”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要尽力找出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作文中写的较好的地方,给学生一点写作的精神支柱。
2.摘抄学生习作中精美语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作文中某几句或某些段落,写的较好。教师在讲评时,要一一去评说是不可能的,为此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同学作文中写的好的句、段。
3.每次作文后,把写的好的文章挑选出10篇,用统一的纸张再将它们装订成册,编上目录,标明班级、作者姓名,把它当成作文书在学生中传阅。
4.组织学生投稿。教师应把学生写的好的文章,推荐给有关报刊杂志,推荐给学校出墙报或广播室播放,尽量让学生文章展示在别人面前。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中已经获奖或已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文,在学生中大做“文章”,激发写作热情,积极引导参与写作这项活动。
三、利用生活感悟,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原样,而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原样才能变成写作的材料。所以,生活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通过感悟,才能形成自己的材料和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悟是连接生活和写作之间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有了感悟才会有写作,感悟是写作的生命,所以说注重学生的生活感悟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加强生活感悟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对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很熟悉,对他们身上的“美”本来应有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感受,可是他们的“美”在有的同学那里却常常被忘却。因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不但用心去观察,而且能勤动脑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话,那么必将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真情去仔细地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真切的感受,写出的文章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四、利用新闻网络,搜集写作素材
中学生因阅历和经历所限,他们头脑里的“作文资料库”储备甚少,作文时只好搜肠刮肚,没话胡乱写。有的语文教师也只是把眼睛盯住教科书,很少看到校外的天地,心血来潮的命题作文随处可见。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中看到他的方方面面,听到他前进的脚步声,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大到影响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新闻,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镜头;其形式更是山花烂漫,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又给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片新天地。现代化的讯息以他的立体、高速、多层次、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了作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活跃了写作思路。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赏析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用敏感的视觉去观察周围的新人新事,这样学生的观察就有了训练场地,也就找到了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有计划性的工作,因其具有复杂性,也就给教学工作者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探究空间。以上所谈甚是浅陋,但仍然希望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