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者: 蒋明源

摘 要:在多年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我认为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和实践,即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启发式课堂教学; 科学提问; 动手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 良性竞争; 心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37-0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认为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可以尝试以下的措施。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预习新课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答对者,统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

二、科学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提问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中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价值,该提问的不提问,不该提问的却提问;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在关键处设问。因此,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中学物理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小发明。对于班上一些好奇心较强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做水瓶琴、针孔照相机、水果电池、指南针、电动机等,通过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STS是现今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材的一些章节中,STS包含的内容丰富,有科学家科学发现的历史故事,如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有趣味物理现象和知识的介绍,如《温室效应》《乐音和乐器》《天堂回音壁》《光电效应》《凸面镜和凹面镜》《海市蜃楼》《谱线红移》《核能》……这些课程资源虽然作为阅读材料,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

五、良性竞争

学习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经常在教学中被采用。竞赛有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自我的竞赛。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当竞争是在能力相当的各组之间进行,既要求合作,又要求竞争时,或者每个人都努力超过他自己以前的成绩时,竞争似乎最为有效。竞赛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堂上,通过适当紧张的竞赛思维活动,让同学们兴趣增强,思维大为开阔。由于竞争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他们在课余讨论,课堂上争论得相当热烈。在这样的良性竞争环境下,他们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了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六、心理激励

中下等学生普遍的心理比较脆弱,对挫折和失败较为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中下等生进行心理激励。大多数中下等生成绩并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存在智力差异,更多是个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青春期的情绪问题。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找出并克服学习障碍,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中下生适当机会发挥其所长,让他们体验进步与成功。

在此情况下,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有所成绩。暂时走在别人后面的人,只要有恒心,鼓起劲,迈大步,终究会后来居上的。鼓励了他们,故事鞭策着他们,他们的心中有了方向。

以上只是阐述了调动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些措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那么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阎金铎主编.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新华出版社出版

[4]谷春生.浅谈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的设计,现代物理知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