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 范红香

摘要:本文主要从钳工实训课的问题,即:专业认识的误区、师资队伍的落后、考核的片面作了阐述,并以教学实习的一体化作为应对进行探索说明。

关键词:职业学校; 钳工实训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G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4-001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一项工种,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钳工实训课教学如何应对形势的发展呢?钳工实训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结合这几年的钳工教学,本人谈几点看法。

问题一:专业认识有误区

钳工实训课作为其他实践课的入门训练,练习锉削、锯削,钻孔、铆接、刮削、研磨、钣金等基本操作。多数钳工专业课的教师深感无奈,觉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钳工真的是无用处了。本人认为,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加工设备的使用广泛,但有些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是离不开钳工的。所以本人认为要使钳工专业有长足进步,就必须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实现产教结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习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舍得花钱和力气进行投入,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据我了解,有些职业学校,设备简陋,钳工专业仅有几张钳台、几台钻床,学生一阶段的实习都是靠几块铁板来训练锉削、锯削、钻孔等基本操作技能,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实际产品,这样的条件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实习实在太单调了,学生普遍觉得厌烦,甚至怕实习。

问题二:师资队伍的落后性

要有好的双师型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标准的操作姿势和动作,每一个演示动作都要规范到位;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具备高级工操作水平。

2.要指导学生,首先自己得会干,体会实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在什么地方、难点怎么解决。

3.具有较高分析工艺的能力。工艺方法、步骤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件的质量,所以要求实习教师不仅自己具有较高的分析工艺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工艺的能力。

4.具有解决实习难题的能力。

5.具有言传身教的能力。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教法灵活、收放自如。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树立学好钳工技能的信心。

问题三:考核的片面性

钳工实训从开始学习锉削、锯割、錾削等基本功,到后期的简单的装配、维修的学习,每一项都关系到钳工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锉、锯、钻、铰及平面划线上,过分强调这几项基本功,而钳工的其他基础和基本技能。不能体现出来。现代企业中钳工使用锉配技术与生产联系不大。维修、装配等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却非常广泛。而我们片面重视考试,而忽视全面的技能训练,对考试内容竭尽全力,而对非考试内容轻描淡写,学习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耗在练习基本功上,虽然实习鉴定中合格率很高,但到企业后则显出所学非所用,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应将钳工实训单一的应会考试形式变为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在内容上改变外,还要在时间上、方法上作灵活变动。

我们具体做法是,将所学的内容与实习产品挂钩,将某个产品的某个加工工序作为考核内容,由教师按技术要求定出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和考试所需的时间,让学生考试。做到内容上分阶段进行考核,时间上进行分批考核,方式上实现理论实践多元化考核。

策略:教学实习的一体性

“一体化”教学改革把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合二为一,带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即教师一体化。条件成熟时,还将对钳工专业进行教材一体化和教室一体化配套改革。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钳工工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工艺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1.制定钳工实训“一体化”教学计划。根据钳工工艺实习教材内容,结合汽修钣金工的要求,将钳工实训的相关技能和工艺知识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个课题都制定具体技能和工艺理论要求。

2.计划编制钳工实训“一体化”教材,汽修教研组将报请学校批准和支持,进行钳工实训“一体化”教材编写。编制原则:以原教材为主,结合钣金工的要求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编制。

3.加大了“双师型”师资培养力度。汽修教研组将制定措施,建议学校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比如:(1)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利用节假日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2)让实习老教师传、帮、带,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3)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参加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提高其理论水平,使学校拥有一批能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改善了“一体化”教学场地。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它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本学期,汽修教研组与钳工教师一起对钳工一体化教室进行了重新布置整理,并制定出台了《钳工“一体化”教室规范》,保证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以上只是目前阻碍钳工实训教学发展的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成为一个好的钳工,需要时间、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体力、脑力上的付出,需要有好的培训基地,好的双师型教师。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钳工实训教学的发展就会与时代同步,就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钳工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6

[2]钳工生产实习,中国劳动出版社,2005.06

[3]钳工实习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与保持,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4]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专业课教学,文教资料,2007.2

[5]钳工实训教学改革探讨,维普资讯网,2009.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