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中职创新教育新发展
作者: 周殷摘要: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具有专业职业指导资格的师资队伍。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等。因此,创新教育的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必须培养和建设好这支队伍。
关键词:创新教育;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40-002
一、创新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创新教育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创造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营销学、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也就非常的高。
二、创新教育教师的文化与专业技术的要求
1.广博的文化知识
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首先是创新教育综合化特点的需要。这一特点反映在创新教育中,使得各门学科联系渗透加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其次,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基本素质。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培养学生,就需要有更广博的知识。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唤起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探索精神。
2.精通本专业的基本理论
创新教育的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向。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能够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最为前沿的知识,做到广而博,善于知识更新。
3.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技巧
创新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更要突出操作技能,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特点。因而,创新课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技巧,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满足创新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4.掌握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更要具备实际创新的本领,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模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创新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开创型人才。
三、创新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
1.创新课教师应具备熟练的操作示范能力
创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则是创新教育突出的特点。操作示范是实习教学、模拟训练的主要环节。教师应具备娴熟的操作示范能力,这是创新课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只有以身示范,方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课程。
2.创新课教师应具有善于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能力
人的个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及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创新目标,并因人而宜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质,施展他们的才华,为毕业后的成功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课教师应具备创新与开拓能力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教育,准确地说是创新教育具体形式之一。因此,它要求教师也要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所谓教师的创新与开拓能力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转化为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他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教师的创新与开拓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为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的教师,往往会设计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地将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创新能力。
四、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创新教育培训
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抓紧对专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入手,使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为开展创新教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具体实施办法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各学校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各学校选派业务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例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经验交流会、教学方法学术交流研讨会、技能培训班、创新模拟实践训练等。目的是通过这种有计划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加专业知识,为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课程做准备。
2.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学研究活动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其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尚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依。因此,加大对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各地区的教研部门、各学校的教研室应组织一批具有创新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全力搞好创新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学校或地区组织创新教育课程评选活动,选拔一批优秀的授课教师给予奖励,并将优秀课作为示范案例在学校内或整个地区全面推广,起到示范性的指导作用。
3.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由于创新教育课程本身包含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因此,它所需要的主讲教师,除了学校自己培养的专职教师外,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有过创新经验的人士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1)可以招聘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2)从社会上招聘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经历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充实到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中,以缓解创新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
(3)可以聘请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专任或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技能实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4)聘请知名人士、有关专家或成功创新的企业家作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靠高素质的教师。对于创新教育的教师来讲,要求又高于一般学科的教师。因为创新教育要求教师除了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还要了解小企业的创新实践。因此,创新教育的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必须培养和建设好这支队伍。
1.拓宽职业学校师资的渠道。针对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政府部门应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设,扩大专业师资培养规模。为职教师资队伍输送理论、技能都过硬的“双证书”、“一体化”的教师。此外,职业学校还可以向社会各行各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员上讲台前要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
2.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教育课程不是单一的思想教育课程,需要与专业内容结合,与创新的具体实践联系,因此,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不然,很难取得创新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
从目前出任创新教育的师资情况看,多数教师适应不了教学的要求。但是,理想的师资队伍又不会从天而降,因此,要本着面对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这种现实。本着边实践边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抓紧对现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使现任教师队伍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使创新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选聘教师时,要认真选聘事业心强,文化知识水平高,又懂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出任。
(2)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定期举行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有理论讲座、学习考察等,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3)结合教学活动,可定期召开教学理论研讨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创新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新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邵文革等.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教育与职业,2003.1
[2]张普.普通中小学的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3期
[3]尚志平.职业指导与创新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毛建国.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教育研究,2004.6
[5]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推动素质教育,教育研究,2004.9
[6]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教育发展研究,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