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如何合理运用课堂调控构建灵动课堂

作者: 罗方林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效课堂的根本要素。灵动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致力于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研究,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体育教师; 课堂教学; 课堂调控; 灵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39-001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课堂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用课堂调控,构建有效课堂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与同行的商榷,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灵动课堂的前提——教师角色的调控

1.尊重学生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识的构建,这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过程。在新课程要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学活动是互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其前提就是要尊重孩子。这就要求老师要从高高在上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构建一种民主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接纳老师,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理解宽容学生,用爱心指导学生

学生在老师眼中毕竟是孩子,是孩子考虑问题就有单纯、幼稚、荒谬的一面,这时做老师的不可取笑、轻视、嘲笑他们,更不可指责,应该专注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泄情绪,再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有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佩。

二、构建灵动课堂的关键——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控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如果体育教师激起学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学生也就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向学生描述个性鲜明的体育人物,或用直观手段,向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画面,或通过活动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神奇的体育王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利用教学图片和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体育教学情境后,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关联,精心设计问题,多角度、多侧面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去解决,深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构建灵动课堂的保障——课堂教育的技巧

1.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生动有趣、鲜活

要想上好一节有效的体育课,我们教师应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要把教的内容放到现实生活中,与学生生活进行沟通,着力使课堂内容生动有趣,努力在趣味性情景性和生活性上下工夫。生动、有趣鲜活的教学内容,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教学的方法要机动、启智、灵活

教学方法是灵动课堂的关键要素。成功的灵动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结合产物。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多少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作相应的变动。根据课堂中不断传递出的各种信息,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机动、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处理错综复杂的课堂,使教学过程中真正由“执行预设教案”走向“动态生成学案”。在灵动课堂上,教师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教师要少说,少包揽,少埋怨,给学生多点拨、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激情。

3.指导学生的学练方法要富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积极性、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灵动课堂的根本要素,它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练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练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练程序,通过操作、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获取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相信、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练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体能提高为核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练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等,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的自主学习素质。接受了主动权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实践中大胆地想,说,做,教师从容应对,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民主、互动、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具有创造力的有效生活课堂,这样一来,团结、紧张、和谐、生动就成了体育课堂的鲜明写照。

4.用激励性的评价

鼓励学生思维,现代中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想法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赞同,来自教师的夸奖与鼓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学生对爱与尊重的需要,一旦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便会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原动力,真正投入课堂中。因而,在体育课堂里,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用激励性评价来肯定学生。即使面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也会学会以鼓励为主,用婉转的方式纠正错误,切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师生对立情绪。

总之,体育课堂调控是一门艺术,掌握课堂调控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是师生沟通感情,加强信息交流,获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类教学状况,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活跃思维,培育智慧,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