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安排“情境”
作者: 马服忠摘要:情境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受到了广大老师们的关注,并发挥了它的优势,从而受到了老师们与学生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关键词:中学体育;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55-001
我国著名体育专家毛振明教授对情境教学法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它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中学低年级或者中年级的学生,抓住这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热衷模仿,有较强的想象力,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他们应该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称为情境教学法,运用此教学法主要遵循中学生认识和情感变化的基本规律,在一节课有一个或者几个情境来贯穿整个课的始末,当然,这些情境也可以贯穿于一个单元。笔者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多年,对情境教学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下面就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安排情境进行论述。
1.关于每节课安排几个情境为好
我们习惯的认为,一节课能设置一个情境就可以了,事实也是如此,很多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中也是这么做的。殊不知,每节课中,还可以设置多个情境进行教学,但是,至于设置几个情境,就要看老师的教学习惯,还有就是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一节课中设置一到两个教学情境就足够了,而且能使课堂有较好的连接,使课堂结构较为紧凑,如果要设置三个或者以上情境,那么,老师上起课来就会有种紧张的感觉,而且使各个情境的界限也容易混淆,致使每个情境之间的过渡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牵强附会,认听课者学得不科学还不严密,学生也不易理解老师的上课意图,把学习内容混在一起形成相互干扰。
2.多尝试大情境教学法
大情境教学法是相对于小情境教学法而言的,我们称一节课中所用的一至两个情境为小情境教学法,又称一个单元甚至一学期用一个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大情境教学法。大情境教学法的设置有一定的难度,年青的老师或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它需要执教者有一定的经验。在备课这一环节就应该考虑大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了,把一个大情境事先做一个系统的计划,这样有助于计划的实施。虽然大情境教学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确实能有效地实施组织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是不愿意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因为这种大情境教学法拉的战线较长,需要老师们做长远的打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话又说回来,如果老师想用这种方法很好的来辅助教学,那么,就得下一番工夫才好。基于此,老师们提出疑问:一是把这么长的故事与教学结合在一起需要分析能力;第二,自己的工作量会增加,怕坚持不了很长的时间。第三;故事毕竟是故事,教学毕竟是教学,如何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内容相配套与整合是个难题;第四,如果在一个大单元或者学期内都使用情境教学法,学习效果如何呢,学生会不会配合老师呢。这些疑问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只要老师能够持之以恒,多留心去搜集教学所需要的素材,合理的安排每一节课,如采用天方夜谭的形式进行故事组合与课堂的组合,可以带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3.情境教学法适可而用
有的老师认为,既然用了情境教学法,那就得一直用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实则不是,因为情境教学法也仅是诸多体育教学法中的一种,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也就是说,可用情境教学法,也可以用其他教学方法。所以,情境教学法也要有“休息”的时间,这样就不至于让体育课堂枯燥无味。情境教学的间歇,就是说并不一定每节课都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二节用一次,甚至一周用一次,即使是在一个单元中用大情境教学法,也要注意情境在课中的设计。比如说,在学习跳远练习中,我们设置了腾空技术的学习用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可以用袋鼠学本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到了第二节课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我们不能再使用这个情境了,而是采用分组练习法就可以了。
总之,情境教学法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我们可以有计划、科学的使用辅助体育教学,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方法虽好,也得需要老师科学运用。特别是在情境的取舍、安排上有一定的技巧的。老师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认真分析学生,分析教材,情境教学才会让体育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兰辉,李燕.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4)
[2]耿文静.浅议情境教学[J].中学电教(下半月).2009(12)
[3]陈广德.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 2009(03)
[6]方强.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