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双证制\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 刘军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制”,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而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推行“双证制”,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系; 双证制; 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56-00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创立体育系,并招收体育生,所招收的专业名称为:体育服务与管理。作为一个高职院校招收体育系学生,也是在江苏省,乃至全国也不多。因为现在体育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也是很难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我们的毕业生和他们相比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认为首先我们的学生要能把学校所学应用并服务于社会,其次我们系毕业生要在毕业前除毕业证外还须获得至少一个与专业技能相关的资格认证书,这样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才有发展的方向,而且可以是多向的发展。
一、高等职业体育教育实行“双证制”的必然性
1.实行“双证制”是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所在学校考试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所在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对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相应职业的凭证。”
2.实行体育“双证制”是社会体育人才市场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体育的人才市场对体育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某些商业体育领域,对体育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要求应职的体育人员专业能力强,上岗快。体育“双证制”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体育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就多。
3.实行体育“双证制”是高职体育教育自身的特性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培养面向基层教育、训练、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体育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体育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体育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体育“双证制”是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实施体育“双证制“的现状
1.实施体育“双证制”的社会现状
在我们国家,有着很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但是真正有自己体育系的不多,就江苏省而言,也仅仅只有三四家,所以真正实施“双证制”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换句话说,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一般毕业时只有唯一的毕业证书,而没有其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就算是有,也是某些学生为了出路,自己业余时间参加的考核,而本身学校里要求的不多。
2.实施体育“双证书”制度的本校现状
本校在2009年首批招收第一届体育系学生开始,便在本校实施了“双证制”,我们在开始制定学习科目的时候,首先就考虑到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首先考察了市场,发现市场需求的热门项目,因此我们安排了这些热门项目的学习,如:健身健美、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网球、武术、跆拳道、游泳等项目。并且要求在毕业前除取得毕业证书外,还须取得游泳教练资格认证书或者健身教练资格认证书。如果学生自己对其他项目还有喜爱,可以自行参加其他证书的考试。自实施体育“双证制”以来,我们2012年毕业的第一届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已全部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无一落下,这说明我们实施的“双证制”是可靠而有效的,是符合现今社会体育发展需要的。
三、推行体育“双证制”对体育工作部门的要求
1.转变思想观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的关键,也是实施“双证制”的关键。为避免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相脱节,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必须要求体育教师改变思想,提高理论与技能水平,考取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历层次,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调整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因为学历问题,我们的毕业生不可能进到正式的事业单位工作,而是从事一些社会体育的管理与服务,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要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定,有必要时我们随时可以做出调整,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我们学生的上岗能力。
3.学校与社会体育结合,开展合作教育
高职院校的体育部门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体育人才,就必须走学校与社会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学校可选择与所办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运动场所,确定合作计划,用人场所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体育实践场所和条件。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体育场所管理和服务的人才。推行体育“双证制”,对高职体育教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培养、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高职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职体育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