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作者: 闫芳

摘 要: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更是写作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本上出现的各种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力求输入输出双管齐下、同步发展。本文简单探讨如何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努力搭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互融合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阅读中感知写作,从阅读走向写作。

关键词:头脑风暴; 词汇和句型; 多种形式; 阅读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13-00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技能的输出,是表达的技能;表达以理解为基础,理解又促进表达。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编排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从各模块的单元再到单元内部的板块,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体系。笔者在教授这套教材时,尝试着把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逐一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激活阅读前的写作练习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可以给学生一个发挥想象和联想的时间和空间,激活其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比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教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思维,并以对话和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和形成思路,然后综合大家的想法。在《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前,都有一个板块 Welcome to the unit,有相应的图片导入或者问题导入,这些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当教师在选定主题之后,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大约2—3分钟的时间对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接着,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把彼此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并用英语口头表述出来,或用纸、笔记录下来。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想法进行总结、重组和归类,选出最重要的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再让学生写成一篇较为短小的作文,篇幅不必太长,能够写出三五句,完整地表达一个观点即可。先讨论,再总结,然后过渡到笔头的写作,我把这种形式称之为“小作文”,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尽情发挥,得到提高。

二、抓住阅读中的词汇包和句型句式,进行阅读中的写作

写文章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其一有内容可写,其二有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内容,二者缺一不可,然后才是谋篇、修辞、立意、风格等。每一篇课文,都是围绕某个中心主题来写作的,会呈现很多关键的词和短语,也就是会积累某个话题的词汇包。我要求学生在熟记和掌握这些词汇之后,运用所学单词和词组编成一篇小短文,字数题材不限,但要求所编短文有主题、有意义并且符合逻辑。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在语境中记忆单词,又练习了所学词汇的用法;既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极大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除了阅读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之外,遇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的段落,我也要求学生背诵下来,然后提供一些关键词,进行整段的听写。学生们从听写短文中又复习了写作时要关注的词汇、语法、时态和语篇衔接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用到写作中去,会更注重篇章的连贯性,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三、运用多种形式,整合阅读后的写作

传统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束缚,无法充分的发挥想象,所以写作的形式也可以适当地有一些变化,如对所学阅读材料的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牛津高中英语》各个单元中Reading板块的题材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内容,而且也反映科技的新发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阅读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介绍怎样描述事件、怎样进行人物描写、怎样写山水游记、怎样发表议论和评价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找主题句,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掌握了同类文章的写作格局。所以在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在教授Module 5 Balance and harmony Unit 2 The environment 时,我要求学生模仿这篇文章,仿写一篇如何保护当地一个著名的湖泊的文章。学生觉得这比让自己凭空去写容易,加之话题熟悉,因此颇感兴趣,基本上能把中心意思表达出来,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主动运用英语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成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本上出现的各种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力求输入输出双管齐下、同步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搭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互融合,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阅读中感知写作,从阅读走向写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张九林.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题材选定的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

[3]牟金江,吕秋华.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实施与建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4]杨成.将写作教学进行到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

[5]范红霞.从阅读走向写作,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6]卢伟栋.立足单元话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

[7]孔惠琴.“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得体性”,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专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