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践行探研

作者: 马敏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建构式课程逐步映入我们的眼帘。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主要是围绕特定主题,多途径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践行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 建构式课程; 实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09-001

建构式课程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主要以幼儿的主体发展为根本,是目前比较时兴的幼儿园课程。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倡导下,目前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建构式课程,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践行建构式课程的时候仍然的不知所措,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现象。那么,究竟如何在幼儿园中践行建构式课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建构式课程的践行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建构式课程强调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更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当中呈现出更加主动的状态。

例如,我在小班开展《小小蛋儿把门开》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让他们在课前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了各式各样的蛋,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以及鸽子蛋等。在课程开展的时候,我让学生分组对这些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较。记录下每种蛋的具体特征,还有各类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幼儿在我的引导下,探究兴趣相当浓厚。看到学生的探究结果,我非常欣慰,原来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是这样的强。接下来,我还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言,把他们小组的探究结果在全班面前阐述出来。这样做不仅让幼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看到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此高涨,我又提出了几个探究性问题:“生蛋和熟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些蛋可以做出各种美味的佳肴?”……这些问题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氛围又一次达到了高潮。在这节课中,我充分感觉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建构式课程的践行应该贴近幼儿生活

教学生活化是建构式课程对我们课堂教学的又一要求,建构式课程中安排的很多教材内容都是充满生活化的。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幼儿对这些充满生活化气息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例如,我在大班执教《你变我变大家变》的主题活动的时候,就利用幼儿刚开学的时机进行了一次生活化教学。我首先组织学生对整个幼儿园进行考察,让他们观察幼儿园的布置究竟产生了哪些变化。细心的同学们经过观察,发现了幼儿园的几处变化:幼儿园又来了很多新的小朋友,他们都比自己小;幼儿园的宣传栏变了,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欢迎新同学的内容;教室里的墙贴画变了,老师又为他们增添了新的内容……看到这些变化他们都很兴奋,惊叹整个幼儿园的变化。然后,我又让幼儿们观察自己同学的变化,他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滢滢的辫子给剪掉了,变成了学生头;昊昊又长高了,比放假前高了2厘米;丞丞的小脸上长出了几个红点点,是被蚊子叮的……看到同学们的诸多变化孩子们笑了,笑的那么的天真烂漫。接下来,我告诉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大班的学生了,你们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尤其是那些刚入园的小朋友们。他们太小,需要你们的关心和呵护。下面,请你们说说你们究竟要如何关心和照顾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呢?”问题抛出之后,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要陪他们玩,有的说要帮助他们学习……孩子们的回答真的是多种多样。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可见,他们真的有变化了。

三、建构式课程的践行应该注重家园互动

建构式课程非常强调家园互动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建构式课程都给“家园共育”提供了相关的建议。而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则可以依据具体的主题活动的实际需要以及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运用《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或者班级网站等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到每个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每名幼儿在具体主题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与此同时,我们幼儿园教师还需要适时的布置一些小任务:如搜集主题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材料以及物品等,督促孩子的家长陪同一起完成。

例如,在《名字的故事》这一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能说出名字的具体含义。在具体的活动执行之前,我事先与每个幼儿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告诉学生自己名字的含义,这样在具体活动开展的时候,学生才能进行自由且明确的表达和交流,增加活动的可行性。

我们的建构式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很好的进行家园共育,我们的建构式课程才可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学生来说,实施建构式课程更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对其足够的重视,把家长纳入到我们的建构式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不断促进建构式课程的践行和发展。

四、结语

总之,建构式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幼儿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具体践行建构式课程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和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本文只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更多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来,不断推进建构式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浣敬等主编.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上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