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博客”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 李娟娟摘 要: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超过一浪,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网络的功能也越来越被充分挖掘和有效应用。教育博客不仅是幼儿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字化档案袋,其记录和评价功能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不仅可以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有效指导,而且还可以通过博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教育博客;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13-002
博客不同于个人资料库,也不同于BBS,博客是一个进行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它既发挥了资料库知识存储与分类的功能,又发挥了BBS交流的功能。它是一个个性化的空间,从内容到形式都便于管理、查阅、交流。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日记本,在这个日记本中,不仅留下记录者自己成长的足迹,还留下他人帮助、引导的痕迹。所以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和工具。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近些年研究与探索中,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在职进修、教研组研讨、观摩考察、参与式培训等,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教师的个人经验不够尊重,普通教师在研讨中缺乏话语权,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探索一些新的适合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显得尤为必要。博客能给人带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受,在网络世界里,恰如“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在这无际无垠的天地里完全可以“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完成修炼自己职业与生命的素养。
一、“博客”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
“博客”即Blog,是weblog的简称,一般称之为“网络日志”。作为一种数字化、全球化、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博客”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让使用者自由展现其思想、个性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等功能,形成了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新的人际交流方式;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三是形成团队的知识传播与分享。
二、教育博客——幼儿教师成长助推器
1.博客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快速成长
博客重要的功能在于“分享”和“交流”。它可将教师的个人资料进行分布和出版。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的思想与他人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分享他人经验、思想和体验,这些体验、经验的获得将使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困惑、问题也随之增加,急需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而博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就可相互交流。教师可遨游于信息的海洋里,寻求来自普通教师的“网络日志”,撷取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聆听“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更可以进行个人间的交流,园际间的、组内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思维进行碰撞,知识得到挖掘和启发。
2.博客可以为教师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提高其对专业问题思考的深度
虽然在幼儿园中有一些教研、科研活动,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有的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思考的时间受到限制,一般浅谈辄止。而在博客上的交流,使教师的发言可以无所顾忌,可以保持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去思考。例如某教师提到,“因为有了专题的讨论以后,有时问题可以讨论的比较深一点,而不是很泛的,大家提出了一个观点以后,能够围绕这个观点谈,想的问题就比较能够深入下去,不像平常的那个谈话,讲到哪里就哪里。这样看来,网上的教研、科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在网络上留下大家讨论的痕迹,为往后的工作所借鉴。
3.博客可以让阅读和记录成为教师的习惯
教师的精神生活离不开阅读、思考与写作,离不开与学生的一起成长的喜悦。虽然在博客出现之前,这些工作教师同样可以做,但是,只有博客出现之后,寻找良师益友之方便快捷,阅读交流之方便是无与伦比的。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一个人每天读几篇好文章,每天思考一个问题,每天写一点心得,日积月累,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博客是一个网络日志,它首要的功能就是阅读和记录,教师可以运用博客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信息随时地采撷下来,将有困惑,有价值的信息录入到自己的博客中,日后可以更好地加以整理和利用。
我园教师目前基本上每班一台电脑,教师在上课之余,随时随地填写自己的网络日志。他们把自己的日志按照个人的喜好和理解进行分类,按所分类内容进行更新,对于某个事物你必须有自己的态度,对于你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必须做到真实、广博、生动、高品位。教师像写日记一样记载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体验、感受按照个人的喜好进行分类填写。这些内容的填写每天都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透过每日的资料书写与整理,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还改善了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写的习惯、思的习惯。博客还将这些文字自动地按时间排序,这种大日记的形式便于日后检索、整理,变固定的文字为鲜活的、便于移动和修改的电子档案。只干不写等于没干,又干又写那才算完成了自己一天的工作。教师也正是基于每天的阅读和记录形成了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4.教育博客是幼儿教师自我反思的平台
反思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自我提升的环节。老师把自己的反思记录在博客中,让老师不断地回顾和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专业品质。老师把反思及时地录入博客中,一来便于自己再度回放,自我改进和提升,二来也是便于他人参与评价。因此这种开放性的反思是非常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细节成就经验,成长源于灵感。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捕捉师生间擦出的教育智慧的“火花”,积极反思付诸文字形成思想,我想日积月累即可滴水穿石,这样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有“埋头拉车的精神”,还要有“抬头看看路的智慧”!教育专家、华师大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平时,我们将反思写在记录本或笔记本上,久了就会丢失,而通过教育智客(博客),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反思永久记录下来,并通过写反思及阅读自己与他人的反思,不断更新自我的教学观,改善自我的教学行为,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5.教育博客成为幼儿教师心灵倾诉的家园
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职称评定、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经济状态等方面产生的压力太大,容易出现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心理状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牢骚和忧虑。教师需要倾诉,消极情绪需要释放。参与博客让教师有了表达的机会。博客让教师走进人群,逃离封闭的孤岛,从而诉说着,思索着;美丽着,快乐着……博客让教师能自由诉说和自在表达,从而为教师建造了自我、自由的精神家园,让教师有展示个性的机会。教师博客的同质性让大家更容易达成同一个声音,更容易同病相怜,还容易达成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教师们更容易在抱怨学生难教中获得共识,更容易在齐声讨伐学校管理的“管制”时发泄怨气,更容易在无情批判学生家长不可理喻中获得快乐。虽然这样的抱怨、诉苦和声讨等并不解决实质性问题,但却能够让教师痛快淋漓的抒怀、释放,能够让教师在心理上减压,从而让教师轻松地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
三、教育博客存在的问题
博客的出现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新鲜血液,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形象,博客将成为普及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极有前途的生长点。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改革中,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立足点是教育而不是技术,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博客技术,必定有不可避免的不足。因此我们在给予教育博客热情支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如何合理利用教育博客。
1.管理与维护的困难使教育博客出现应付现象。对于个人而言,博客的维护与管理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对于一些一线的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已经安排得满满的,而教育技术的快速更新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于是迫于大工作量,许多教师写博客便开始应付,就连一些一开始热情很高的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写的内容越来越少,真正把博客的写作作为改变自己生活,变成自己的乐趣的教师为数不多。
2.日志内容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博客的日志大多数无拘无束、轻松随意。有些博客只是简单的资料累积或者超级链接,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博客的点击率哗众取宠。有些教师兴趣持久性差,不能坚持。博客的重要作用就是记录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感悟,这些感悟与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与“密度”自然就会产生质变,从而使自己的教研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行为发生创新。
总之,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自主平台,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和手段。如何更好地实现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及教师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充分挖掘它的功能,让学习精彩,工作精彩,人生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温永明.试论教师专业成长及其意义[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摘自《教育探索》2009年第7期
[3]焦建利.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J].信息技术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