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陈淞燕摘 要: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因此有效保证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更好地处理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本文旨在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探析兴趣教学法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兴趣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57-001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兴趣是学生最为活跃的学习因素,能够更好地维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学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语文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有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初中生自信、自尊,并且自主意识很强,因此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他们情感丰富,情绪复杂,对未来充满着幻想,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很强的求知欲。但中学生却意志脆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缺乏刻苦的精神。所以,教师需要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定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讲授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乐园,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将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描述出来,而学生心中的乐园既有幻想的世界,也有现实生活中的美景。所以,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画面描写,进一步感受课文作者在孩童时代的自由和轻松,充满乐趣的生活,从而进一步理解轻松、自由的百草园与单调陈腐的三味书屋在读书生活上的对比,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当时封建教育制度下私塾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残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深刻主题。
二、以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将教师固定在既定的文体教法当中,这样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优秀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第二,成绩偏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只能望文兴叹。所以,语文教学理应适当脱离课本,有效利用故事的形式来传授知识。例如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效结合可稳定内容给学生讲故事,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启发下进行问题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的渴望,进而按照教学目标中的问题设置,就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再对教师的提问或点拨进行有效的归纳,从而将新知识变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三、创建语文知识平台
学习氛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适当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情力和感受力,促进他们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以讲故事将学生带入语文课堂学习中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也不能只注重故事的情节,而忽略学生从故事中获取知识的多少,如果这样的话,课堂教学中的讲故事就不具有任何附带价值和效果。所以,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的问题设置是相当关键的,并且提问方式的恰当与否,会严重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情况和深浅层次。因为,如果问题难度过小,学生就会感到没有思考的挑战性,无需思考;而问题难度过大,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难以回答。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知识平台上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注重教学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获取了知识,并逐渐达到教学的目标。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从而发展学生语言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的课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的提问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就会在思考问题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以及丰富的学科知识,进而有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语文的口头语言能力,获得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五、有效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以下可稳定背景知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对课文的深入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分组协调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将对学习目标细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鉴赏两方面;其次,再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而然地形成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从而强化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锻炼与发展。
总而言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门艺术,能有效发挥巨大的教学效果,但是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中学多媒体语文教学与兴趣激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5)
[2]徐溪.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3]马寿康.兴趣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探讨[J]才智,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