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朱全明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关键词:评价; 指标; 标准; 主体; 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72-0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正确评价理念,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也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人才。笔者的做法与体会是:

一、多元的评价指标

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单一的评价指标越来越显得表面化,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从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创新性人才。

实际工作中,为了关注学生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我在班上数学学习中设立了勤学奖、合作奖、创新奖、进步奖等多种奖项,除了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之外,还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思维表达、解决问题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别设有二级指标和评价等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发展。如在“情感态度”方面设有“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两个二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置了三个评价等级;“学习兴趣”的三个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和“需努力”等。

二、多层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就会存在明显差异,如果我们仍然用同一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所谓分层评价,就是根据学习水平的不同,教师私下里将学生分为A.(学习成绩较好、思维灵活、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B.(成绩中等的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但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欠缺)、C.(成绩暂落后的学生,就是基础差,学习不认真,缺乏自觉性,懒惰无恒心,无毅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若干层次,每次检测,用不同的标准要求他们,给予合适的评价,从而避免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当然,这种分层仅限于区分不同的学习达成度,不应牵涉对学生人格等的区分。

例如,测试卷上每一大题都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并且都设有自选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给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这样,既满足了尖子生的学习需求,又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测试不再是学生的心理负担,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三、多方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多元化能使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过去单一的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现象,建立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机制,能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特别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被评价者的主动发展。

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分为“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三方面。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多数。但是,学生可以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进行申述等。这样,学生就由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由此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四、多样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即在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就是多为学生打造几把成功的“尺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塑造成功品质。

1.课堂观察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学生听讲是否认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是否积极,能否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否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等。这样,学生在回答或进行练习时,教师便能及时给予鼓励或强化指导。

2.随机评语

结合教学进程,注重加强日常学习和活动中的及时评价。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后,给予简短、带有赞赏性的评价,像“不错”、“你的方法很有道理”等;在批改作业或测试卷时,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准确、带有鼓励性的评语,像“你认真了,继续努力!”“你进步很大,但还要细心些。”等等。老师的一句句简单评语,给了学生无限的动力和自信,也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更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3.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袋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通过自己选择档案袋的内容,自己负责提交作业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使学生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努力、进步情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反思和判断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信息,方便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档案袋中可以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学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或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如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及自己的反思等,定期更新档案袋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促进学生不断反思和进取。

实践告诉我们: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走向成功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名符,刘岗著.数学学习评价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3]马复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4]张春莉主编.走向多样化的评价:小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