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家庭实验室
作者: 方勇摘 要:动手又动脑,才会有创造。家庭实验室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是科学课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基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广泛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高质轻负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课; 家庭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76-001
家庭实验室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是科学课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基地。
一、家庭实验室是什么
不要想得太复杂,家庭实验室,不是在家中建立一个类似于学校实验室,需要很多的专用仪器,只需要一小块属于孩子自己做实验、观察、制作等活动的场所,可以是阳台、书桌……甚至是厕所,一些常用的工具、器材,如尖嘴钳、镊子、螺丝刀、电池、剪刀、胶水、空饮料罐、矿泉水瓶、纸盒等。简而言之,家庭实验室是孩子在家中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制作的一方小天地。这些角落在家长的帮助下,变成孩子们的家庭工坊、家庭模型修理厂、家庭植物园。
二、家庭实验室的作用
科学实验在科学课学习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组织学生做实验。为什么还组建家庭实验室呢?我认为,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都取代不了的!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课堂的延续,只需一小块空间,就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1.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小学科学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这些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讨论。在多数情况下,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把活动开展得充分、深入,课堂上教授的探究方法,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成为学生固有的技能,我们建立家庭实验室,就能把课堂探究有效的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试验,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很好的呵护了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赞可夫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这就是家庭实验室存在的魅力。我教学《简单电路》,五年级学生在课堂中能掌握基本的联接方法,但是课后不实践,到六年级参加科技活动,安装电动模型时,我发现学生已经遗忘了。开展家庭实验室以后,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的实践,如做一个小电筒、修理一下电动玩具,电路的知识就得到了实践,久而久之,就会固化为技能。在实践中我的学生自己发现了开关在并联电路支路和干路中的不同作用,探究了串联、并联电路灯泡的亮度……家庭实验室的建立帮我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2.与其他学科结合,培养长期观察的能力,成为实验真正的主人
涉及生物、天文方面的内容,往往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记录,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比如《种子的萌发》,我让学生在课堂学会了如何观察、比较,利用家庭实验室,回家每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我和语文老师商量布置了观察日记,全班学生对种子萌发过程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指导部分学生形成科学小论文。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更长的时间观察了月相的变化、气温的变化……
3.拓宽资源,增进亲子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实验室的建立,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小实验、小探究。用好了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如何建立家庭实验室
1.营造氛围
(1)建立家校联系簿。在学生自备的实验记载簿上,做好家长评价。
(2)开展“我感兴趣的实验”比赛。
(3)利用学生电视台,走访优秀实验学生。开展小小科学家评选、优秀家庭实验室评比。
2.有效指导
(1)上好每节科学课,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2)做好安全性的指导。简单电路实验用1-2节干电池,不使用家庭照明电源等。
(3)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平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如收集趣味小实验,编写《家庭实验指南》,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验中要用家庭中常见的物品代替实验室里的仪器。再如建立家庭实验QQ群,组织学生交流,互相帮助。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会有创造。家庭实验在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学校教育只有适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广泛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高质轻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