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四个原则

作者: 徐卫星

摘 要:俗话说:“题好功一半。”确立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是以主题为线索来计划和实施课程活动,因此,确立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确立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84-001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和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主题的确立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要想确立好主题,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关注生活,源于生活原则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发展的教育。而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综合实践课程而存在,恰恰相反,综合实践课程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者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学生的生活世界包罗万象,从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休闲等活动到他们生活周边的、时而参与其中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博大幽深的自然环境,从身边小事到自我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活动内容,都可以是主题确立的范围。

二、关注价值,切实可行原则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时,还必须注意主题的可行性,即学生确立的主题要有可操作性。首先,我们确立的主题要有可行性。我们研究的主题不宜过大、不宜远离生活。相反,在确立主题时切口要小,要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要从实际出发,有实践性。特别是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知识经验的限制,选题时更应该确立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那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是空洞的,它不会让学生产生兴趣。而来自日常生活的选题,其生命力是最为旺盛的。如:《风筝》《校服的研究》《颜色的学问》……其次,我们确立的主题要有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是不是都有研究的必要?哪些是适合我们学生研究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些,作为指导老师,我们都必须要考虑到。另外,我们确立的主题要进行论证。不是学生确立任何主题都要拿来研究,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但条件不允许,还要考虑财力、物力、人力、能否实践等。我们应充分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等因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如:像有的学生确立“火箭的构造原理”涉及的研究问题过于深奥,不适合小学生,不具可行性。还有“鸟的种类与习性”,虽然生活中不难见到鸟,但鸟的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鸟又有太多的习性根本没法研究,于是可以经过讨论把这一主题改成“鸽子的习性研究”等……这种比较具体、可行的、贴近生活的主题。

三、关注主体,尊重学生原则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确立喜欢的、乐于探究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主题。但同时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三年级可以由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主题让学生确立;四年级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活动的主题;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自行确立主题,教师起参谋作用。切不可教师自作主张的为学生确立主题,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比如:去年我校五年级研究的《走进端午》这个主题的生成就是由学生开发、提炼出来的。在去年的综合实践基地活动中,学生在基地上学习了包粽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想到了包粽子的由来、端午习俗等,将它开发成《走进端午》,那么内容就广泛了,内涵也丰富了。其中包括:端午的由来、端午的各地习俗、包粽子等等相关内容。这样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主题,研究起来特别的认真,最后在成果展示的时候把老师也惊到了,居然不但对自己国家各地端午节的不同习俗能讲得非常清楚,而且把韩国端午节的习俗也说得如数家珍,还能说出和我国端午节的不同,看来兴趣的动力是巨大的,因此在确定主题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四、关注学校社区,立足特色原则

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活动主题的确立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后制定出来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找准了立足点,那就是:与学校的德育特色相结合,构建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到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深化德育特色、构建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同时,以学校丰厚的德育特色底蕴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证,力求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上,这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与我校、社区的德育特色结合,定位于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式”综合实践活动。一个研究主题“学生的行为习惯研究”,又细化为若干个一级子主题“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卫生习惯”等……每个一级子主题又细化为若干个二级子主题如:“四年级学生完成作业习惯”、“三年级个人卫生习惯”、“五年级文明礼貌习惯”……构成一个层次鲜明、联系紧密的“主题”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主题,非常鲜明的体现我校具有德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为了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指导学生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郭元祥.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