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讲,学生才能学会

作者: 王海燕

摘 要:本文通过笔者自己英语教学中的几个真实案例,说明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定要符合规则;但语言本身不是规则,学语言不能只套用规则;学习者只有真正地去应用语言,感悟语言,才能掌握语言;语言是整体,不能只学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一定要掌握整个的句子,整个的段落和整个的篇章;语言是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要想学会英语,自己平时一定要做到多听,多读,多说,多练。

关键词:语言; 英语; 学习;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50-001

目前,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一个长期困扰学生和家长的问题,通俗地说便是“英语到底怎么学才能学会?”

笔者曾于一所职业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不及格。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英语成绩差,拉了分,才没考上普通高中的。然而,这些孩子口齿伶俐,表达自然,绝不能说他们缺少学习语言的天赋。那他们学不会英语又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讲,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带着这个想法,笔者走访了当地的一所初中,对校园内的一些学生做了询问,下面是笔者与学生的一段典型的对话和笔者本人的思考和分析。

笔者问:你们的老师上课怎么讲英语?

学生答:先讲单词,再讲语法然后做题。

笔者问:课文怎么讲?

学生答:用汉语翻译一遍,然后就让我们读和背。

笔者问:你们平时自己怎么学?

学生答: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按时完成作业。

思考和分析:

第一点: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但是关键问题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法?如果答案是前者,那语言教学,是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的,不能先涉及语法,后接触语言。否则,学生永远学不会这门语言。

第二点:在人类的语言中,词的出现是有语境的。否则,你是不能说出它的确切含义的。比如:“好”这个词,它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表示“赞美”,也可以表示“讽刺”;当然,“好”这个词还有许多其他含义,没有特定的语境谁也不能说出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如果我们脱离语境去讲这个词,那我们一次要讲出这个词的几个意向,告诉学生们它既可以表示这个也可以表示那个,结果就会使学生晕头转向,不知老师所云。学生们只能在混沌中苦苦追随着老师记啊背啊,最终就会有很多记忆力差些或者不够用功的学生被落下,被淘汰,根本学不会这门语言。

第三点:讲课文时,用翻译法。这种方法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讲讲读读,读读讲讲,译一句,讲一句,读一句,而且是反复读,做到及时掌握。不能把课文一下子翻译完了,再让学生读和背。这样会增加学生负担的,有一部分学生会因老师讲的时候没有理解或是没有记住,而根本读不了,背不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被落下了,被淘汰出局了,学不会这门语言了。

有朋友一定会问,怎么讲学生才能学会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切身体验和笔者的语言教学观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英语说到底是一门语言,而语言又有语言的习得规律。它不同于数学和物理,掌握了某个规则或公式,做题就可以套用了,套用对了,题就做出来了。英语虽然也有句型句式,但会套用句型、句式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语言只有通过在实际中练习、运用;在练习和运用中,自然地遵循词的发音和组词成句的语法规则,用这种约定俗成的声音表情达意的时候,这种语言才真正的被我们掌握。

今年春节,笔者辅导了一位高中复读的学生。拿这位学生的话说就是:他的英语学习遇到了瓶颈,怎么做题,成绩也不见有什么上升。笔者认为:考试是通过试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能力,但学生要真正提高语言能力却不能只通过做题这种途径实现。笔者了解到这位学生的英语老师讲英语课的方式是: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做试卷然后讲评,而且是用汉语讲的,而讲的又大都是试题中涉及的语法规则和词语的固定搭配。笔者认为:这个老师讲的不是语言而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这位老师把语言讲碎了。那讲碎的语言需要缝合啊!因此笔者要求这个学生:从现在开始,老师每讲完一套单选题,就把这些题中的完整句子读上几遍;老师每讲完一篇完形填空,就用几分钟把这篇完形复述一遍;老师每讲完一篇阅读,你就再把这篇文章默读几遍,体会体会。

还有一个例子,笔者应朋友之托,给几个初三的孩子辅导英语。笔者选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做教材。方法是:短文中每一句都逐词讲解,词法、语法全包括,然后让学生复述整句。每讲一句,复述一句,进而复述整篇。大约两周之后,这几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均有明显的上升。这其中包含的教学理念便是:讲英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法一定在篇章中去解释和分析。绝不能把语言讲碎了。学生掌握的也应该是一个语言的整体,而不是割裂的规则和句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语言有所感悟,对语言有所感悟了,语言能力才能提高,做题能力才能提高,成绩才能上升。

再有一个例子,笔者一直做着班级教学。这个班是职业高中的对口升学班。这些职业高中的学生,入学时,英语程度多数较差。有的只是知道几个单词和字母。笔者选用职业中学语文出版社的英语教材。一开始就讲课文,先是逐词讲解,让学生对每一个词都有所了解,然后连词成句,使破碎的语言完整化;然后复述或者是背诵这个句子。如果是复述,可以和原句有出入,但句子一定要正确流畅,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而后由“句”到“段”,最后到“全篇”。复述整篇课文时,要做到自己说出来的句子大家能懂。这样训练了半年,学生英语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基础差的,掌握的词多了,懂得了一些句式和语言规则,能说上几个简单的句子。基础好的,能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了。

总结一点便是: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定要符合规则;但语言本身不是规则,学语言不能只套用规则,学习者只有真正地去应用语言,感悟语言,才能掌握语言;语言是整体,不能只学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一定要掌握整个的句子,整个的段落和整个的篇章;语言是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要想学会英语,自己平时一定要做到多听,多读,多说,多练。

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