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习法

作者: 薛梅

摘要:通过比较方法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增强我们用化学理念,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使我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得到增强,不断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比较;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41-001

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学习基本概念时会经常用到,用于区别不同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常常进行比较实验,有实验方案的比较,有实验条件的比较,有实验药品的比较,有实验结论的比较等等。寻找科学的结论。在化学学习中正确应用比较的方法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比较在各方面的应用。

一、比较在化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对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从而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得出科学的结论,比较法对我们增强化学概念的理解有着极大的辅导作用。

用比较法学习的概念很多,例如,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比较、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酸碱盐的比较,钢铁的比较等等。

二、比较在物质性质学习中的应用

学习不同物质的性质时,加以比较,从而清晰地把握不同物质的区别所在。对物质性质的知识掌握大有帮助。

例如学习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里的颜色变化,我们列表如下:

通过对比,我们就能清晰地比较出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三、比较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比较实验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被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对实验现象观察得更清楚,对实验的结论认识更明确,

如:在研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我们将铜片、镁条、铁丝、锌片一同放人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通过比较,马上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的准确性

要准确分析制约实验现象的因素或变量,不能遗漏或随意添加,这是比较实验是否成立的关键。比如倒立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晃动后液面会上升,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或者是两者的协同反应。

2.对比的有效性

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的方案要完成或有针对性,否则就可能变成无效比较,比如用分别向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滴加石蕊的方法来证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使石蕊变蓝的猜想是无效对比,因为这种方案明显忽略了钠离子的存在。

对比实验在初中化学中有以下数种类型:1.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对大小的探究。2.指示剂变色因素的探究。3.气体与溶质是否反应的探究。4.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5.催化剂的探究等等。

如,在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实验中,可设计下列四步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将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通过上述四组实验的比较,我们很清晰地认识到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与空气中的含量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得出氧气在人体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四、比较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化学复习时,我们需要把书中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同物质间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知识网,不同物质之间就更要注意比较。

如,我们对常见物质的检验是初中知识的重点,如果单个学习,知识点比较分散,如果加以比较学习,则可以突出他们区别的不同,防止互相混淆,从而牢固掌握。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区别,有比较才知重点,有比较才有提高,有比较才知有联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