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开展双语教学“可行性”讨论

作者: 黄昕捷

摘要:地理学科是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选择地理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优势。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英语来学习地理,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扩散,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英语、地理思维方式,获得更广的知识面,全面地了解世界,最终自身取得更高的发展。

关键字:初中地理;双语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47-001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根据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我国,主要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非英语学科的知识。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尝试初中地理双语教学,就是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英语来学习地理,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扩散,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英语、地理思维方式,获得更广的知识面,全面地了解世界,最终自身取得更高的发展。

二、双语教学具体实施和探究的过程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双语表达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跨学科教学本领,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双语课堂,目标仍然是要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形成一定的地理技能,但同时这个过程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因为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得大部分通过英语的传授得到的,这无疑对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是个重大的挑战,甚至可能会出现教师讲的学生听不懂,或者学生根本无法参与教学活动的危机。

三、双语教学对象的选择

由于没有现成的教学指导理论,授课前,教师必须先掌握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的地理双语课程。

为了了解本年级学生现有英语学习状况,我设计一份调查表,希望以此为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分类,找出适合开展双语课程的班级。通过调查表的反馈情况,发现我校初一学生英语水平具有整体性差,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不少学生存在仅看得懂英文,却不会说、不会写的问题。因此我将英语听、说、写能力相对较好的英语实验班作为双语教学的对象。

四、双语教材的选择

选择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教学内容是上好双语地理课的第一步。要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利用双语的环境,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沉浸在英语氛围之中,通过与英语“亲密接触”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双语地理课程的内容选择必须是那些既有利于地理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师生的双语互动活动开展的内容。

五、营造恰当的双语课堂环境

1.从增加词汇量(地理专业词汇)入手,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双语地理学习

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不多,所学英语语法知识也较少,要使学生能够听得懂每节课说的什么,就要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和浅显的语句来讲述。课堂上我尽量多用简单的句子提问,用词也是多用初中学生学过的词汇,通过不断地重复学生已有英语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双语课堂环境,实现了通过不断的“用”促进语言能力的生成。

2.简单英文阅读和对话,培养英语地理思维能力关键-双语课堂上,英文材料的阅读既能帮助学生积累英语阅读技巧,又能通过学生间相互的提问、讲述,加固地理知识的掌握。几个小的教学案例、几篇英文原版地理资料,都能让学生在英文阅读的锻炼中,培养地理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

3.巩固练习和中英文板书设计,更好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保证

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而课堂练习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地理双语教学的练习设计要保证学生巩固了地理知识,在实践中消化、提高了英语水平。练习的设计对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以及减轻学生负担提出了新的要求。

4.探究活动的设计,双语地理课后的继续学习

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双语地理教学中,我通过设计多种活动探究题,准备资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通过探究而获得地理、英语知识。

5.多媒体辅助双语教学(生词重复记忆,图片、情境模拟,视频效果)

地理学科是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广阔性的特征。在这样的学科中进行双语教学,对初中的学生而言,英语语言能力与学科要求能力往往很难保持同步。

六、双语教学的优点

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双语教学正是依据这个理念而产生,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到更高的层面,新的时代需要多元化、有一定交流能力的双语人才。

七、双语教学的思考

1.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有差异,英语掌握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学方法也不相同,不能照搬照抄常规教学的模式,而应探究符合初中学生不同水平程度的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材内容的处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运用,充分使用地图,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可以接受。

2.没有现成的双语地理教材,完全照搬国外的原版教材也不符合我国中学生的发展特点,所以,选择具有与学生语言水平、智力水平相当的教材是上好一节双语课的关键。除了可以利用常规教材,还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开设一些生动的专题地理双语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双语教学离我们还有多远,广东教育

[3]蔡婷婷,陆珏,地理双语教学中学学科目标的实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