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音乐课堂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者: 章晓霞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音乐课堂重点和难点,并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情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5-001

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利用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更为有效地参与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使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翅膀呢?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多媒体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唱歌曲《草原赞歌》时,学生很难理解歌词的意境,因为很少有人去过草原牧区,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放一段有关草原牧区的画面,如: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边的大草原、成群的牛和羊等等并配上音乐使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而充满兴趣的学习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最佳手段。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例如《红河谷》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再如,歌曲《大鹿》中的后十六分节奏,以及表现小兔求救心切的乐句;《叫我唱歌我唱歌》的衬词;《小竹桥》中的前倚音及难点节奏。多媒体都可以用闪现、移动、颜色变换、放大显示等方法来教学,这样既提高教学效率,又浅化了乐曲的难点,使学生直观、具体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容,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增大课堂教学的内容

由于多媒体系统可储存和处理大量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搜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处理,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使用,既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增加了课时容量,又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经常有一些中外乐器的介绍,书上只是一些文字和图片的介绍,学生听了和看了之后印象也不深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把演奏乐器的图片和乐器演奏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做成课件,让学生在看见乐器的同时能感受到乐器的音色,我相信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对乐器形状和音色的记忆更深刻,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再如:教学《小小雨点》时,初步学会歌曲后,结合这首歌曲中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的画面。随着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解说性地描述:“地上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以后,变成水蒸气冉冉上升,它们越积越多,变成小雨点落下来。”接着教师问:“小雨点落下来除了落到花园里还能落到哪里呢?”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鱼池里、麦田里、大海里……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在创编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歌曲,懂得了雨点来自白云这一科学道理,还在自然状态下得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深化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情操

借助多媒体技术,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浅显的、直观的、抽象的说教难以让他们理解和接受,言语的表达难以触动到他们的心灵,而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可以化教条为形象,能把音乐艺术之美上升到人性之美,把课堂之美扩展到社会之美,从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去认识、辨别生活中、社会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安排:首先播放国歌,同时展示国旗在世界各地高高飘扬、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登上领奖台热泪盈眶地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天安门前万众瞩目庄严的升旗仪式等情景,然后再学唱歌曲。教学效果表明,这不仅是一堂音乐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多媒体教学被激发出来,深深地表现到他们的作品中。可见,在多媒体音乐教学中,适当扩展教学内容,课堂深化,精心组织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有时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相信只要学会巧用、善用多媒体,定能为音乐课堂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刘甘娜主编,多媒体应用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程亚,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案例

[3]鄂大伟编著,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