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让机电专业课堂“活”起来

作者: 杨俊

摘要:本文浅析了互动式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有效进行互动式教学的方法及具体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平时教学实践为例,力使互动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专业;互动式教学;优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46-001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被当前中职学生所接受,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机电专业学科教学中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认知的需要: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获取娴熟精湛的一技之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仍旧实行“一言堂”,学生会对抽象、枯燥的机电专业理论产生厌倦,久而久之,对专业学习会失去信心甚至厌恶,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两厌”现象。

2.课程内容的需要:机电专业课程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捕捉生活、实习中的旁类信息,认真思考,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对反馈信息再次加以组织、传递,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掌握专业知识,在合作、共同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如学生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时,受平面几何的影响,对空间概念缺乏理解,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模型展示,并对点、线、面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细心观察,大胆提问,把教师的分析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发现、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所授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也更加透彻。

3.教学方法的需要:对机电专业课的教学,教师应综合考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手段间的联络,互相补充、促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自我发展的需要: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享受群体活动的快乐,懂得参与的意义,理解合作精神的内涵,培养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勇气。学会与他人合作,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品质,学会合作,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

二、机电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优化及实践

1.培养目标的优化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基本机电专业知识的初、中级技术工人的重任,课堂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随着对社会的进步,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我们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特点等因素,对学生按市场需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因此,培养目标的优化是机电专业课教学过程优化的前提。

2.教材内容的优化

教材内容的合理选用是教学过程优化的关键。教师在教材内容的优化上能否依据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及社会的需求考虑,而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极为重要。如哪些知识是新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企业需求的,哪些知识可以删除,需要增补,哪些知识该从简,知识点如何应用等等,都必须深入考虑,从而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而且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联。

3.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实验演示、讨论提问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但中职生基础薄弱,所以,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譬如,在《机械基础》轴类零件一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互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在实习工厂内按照我的指导,对轴系零件进行拆装,引导他们根据实际经验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科学地设计问题:机电专业课内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每节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在重点上作强调,在难点上寻突破,找准知识传授的切入点,合理、科学地设计问题。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的知识特点与活动的目标精心设计层次性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造能力。

2.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中职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但也不能只顾营造气氛,创设情境,一味地迁就学生,使专业课教学庸俗化,更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独立学习,而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机电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在教学中应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发挥互动功能,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3.整合其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优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或一种,或多种。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整合手段,在教学中应使多种教学方法彼此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一批实用的技能操作人才。

总之,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力改过去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接受的僵化被动局面,力求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产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的主动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维臣,教学与课程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