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 马建龙 王文丽摘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以及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对高校体育进行社会文化的审视,以期寻求一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63-00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高校校园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新兴体育文化观,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涵盖了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包括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等;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表现为体育学习、科学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制度、体育规范等;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反映为校园体育建筑、体育环境。体育设施、体育服装等。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有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着后天社会的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的。体育课、课外锻炼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基础和主干部分,通过体育课传播体育文化思想,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开展相关活动的内容和法则,使学生不仅学会理论知识,也指导将其运用于实践。因此,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及锻炼,能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2.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形成,虽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即“心理生活空间”。学生在气质、能力、性格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就是对其“心理生活空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折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同样占有影响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生活空间,他们的心理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将毫无保留、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如果能自觉地利用这一有利因素,通过合理的运动形式和运动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同运动的心理倾向性等几个主要方面,就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个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是身体和物质的影响,而且具有精神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体育中,大学生通过参加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使其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个性心理特征。如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通过经常参加球类运动,有助于机智、勇敢、灵活、顽强和集体精神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爱好长跑的学生,通过长跑锻炼,有助于吃苦耐劳、自强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3.有助于大学生智力发展
校园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而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身体运动,不同项目的运动,能给大脑以不同刺激,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完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良好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有助于大学生审美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体育活动是健康、高雅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课外体育的辅导,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出勤,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形成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美;校运会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定期举办小型多样的健美操比赛和富有特色的体育美学讲座;开展富有动感的校园体育节等,学生可借助各种审美活动,锤炼自己的情感品质,使审美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刻得到训练和提升。
5.有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习惯产生重要影响。体育教育应该说就是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教育过程。由于学生在体育文化氛围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与享受,受益的不仅是体质的增强,而是通过运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习惯,在参与和体验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结语
校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接受文化知识、政治教育,也要接受美育和体育,寓教于体,雕塑形体的同时陶冶思想和情操。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如何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做到文化育人意义深远。学校领导应提高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各级部门广泛宣传与传播体育文化,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营造出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加强与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重视体育建筑、场地、设施等的建设与管理,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提供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