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新路径

作者: 廉海明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来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在新时期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73-001

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界定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要围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展开;二是实现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是现代社会,即不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封建专制制度下,用封建道德伦理维系的所谓安定有序的社会,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维系的现代社会。

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深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全面反思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不至于重蹈旧体制平均主义的覆辙;再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

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不同的利益追求导致利益之间的矛盾,据有关方面的分类统计,由利益矛盾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的70%-80%,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

其次,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走向冲突和对抗。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要着力健全发现问题的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前移监督关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着力健全纠正错误的机制,促使存在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再次,要善于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善于化解和处理好突发性群体事件,已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课题。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四、构建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推进配套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治,这些工作都不是某一领域单独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配套改革。进一步说,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彼此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

此外,还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水平;要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坚决粉碎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子荣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3期

[2]徐钦智,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3]徐俊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激发社会活力问题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2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