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作者: 王敬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语文教材注重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实践;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0-001
怎样建构一个理想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呢?本人认为,还是应当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一、依据教材,拓展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1.多种渠道,拓展学习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到网上“寻宝”。比如,在组织《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就布置同学们到网上去收集关于月亮文化的资料。结果,我发现同学们找到的资料要比我找到的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仅有诗歌,还有新一代登月飞船、月亮奥秘知多少、有关月亮的神话等丰富多彩的知识。
2.通过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亲情”这一单元课文时,我用“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做好说话训练准备。
(1)活动指导。访谈指导:①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②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思路点拨: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是有区别的。在审题时,应注意分清,不能混淆。
才华展示:课堂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谈话,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融入真情实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展示成果。
(2)写作指导。“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针对这一话题,在文体上我们可选择记叙文、散文、随笔等文体来写。可以记述一段故事,也可以描写几个片断,语言要富有形象性,避免通篇平板单调的叙述性语言。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同时,还可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都要睹物忆昔,以叙事为主,结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妈妈的唠叨”则要根据题意,以议论说理为主要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出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二、联系生活,开展多彩纷呈的综合实践活动
1.走进自然,感爱生活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譬如,在开展《感受自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我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做好活动准备,先收集整理材料,然后开展活动。收集材料时,学生可向别人请教,了解大自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搜集描摹大自然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儿歌等。后来召开成果展览会时,有的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同时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朗诵四季诗文、感受四季美,还有的朗诵儿歌赞颂四季的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说说我心中的美景,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达到了高潮。进而拓展延伸:“我爱你——大自然,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家园变得更美好,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自己应怎么做?”最后进行写作体验:经过这次活动,你一定有很多体验吧,那就请你把内心的话付诸笔端吧。
①我最喜爱。②我心中的美景。③假如我是美容师。④我和____交朋友
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让综合实践活动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相联系
如:有关“环保”的问题,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在口语交际的演讲课上,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谴责人类的种种不利,不良行为对大自然的污染,有的同情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的立志做环保专家……言为心声,学生通过媒体短片,感受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才说出了这样的见解。老师再度阐明,美丽的大自然要靠大家去保护,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每一革、每一木,不单是自己,也要将这种观念感染给身边的所有人,让全部人都一起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三、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角度评估语文实践活动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可以用书而考卷来测试成绩,它强调多元化,可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评定学生的活动成效,评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写活动报告、调查报告、小小论文、倡议书、方案设计等。